□何玉平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鲜明提出网信工作“举旗帜聚民心、防风险保安全、强治理惠民生、增动能促发展、谋合作图共赢”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为新时代新征程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网信事业适应人民期待,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信息化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网信事业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聚民心、护民利、惠民生功能,在凝聚认同感、提升安全感、增进幸福感中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民力量。
激昂主旋律,以正气充盈的网络空间凝聚人民认同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会遇到各种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方能攻坚克难。要加强正面宣传,不断更新观念、充实内容、创新形式、灵活方法、丰富手段,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用优秀的作品理解和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全体人民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把广大人民凝聚到党的周围。持续加大网络治理力度,坚持法治思维,健全完善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法规制度体系,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体联动、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网格局,以正气充盈的网络空间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根基。
筑牢防护网,以清朗安全的网络环境提升人民安全感。网络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反之则危害社会、危害人民。面对日益突出的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始终保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治理网络色情、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算法滥用、侵犯隐私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发力,培育网络文化新风尚,完善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营造清朗安全的网络生态。同时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确保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和领域网络运行绝对安全,为人民幸福构筑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
搭建连心桥,以上下贯通的网络载体增进人民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网信事业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信息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公共服务,实施“互联网+”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乡管理服务融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综合治理和服务水平,让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造福人民群众。积极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上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级互联、功能齐全、方便实用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更好解决人民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让广大民生实事实现网上办、马上办、全程帮办、少跑快办,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
来源:红网
作者:何玉平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