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自然界的春秋更迭,是时间成就的规律。疫情防控这场战役,因新冠病毒变量太多且尚不可控,目前还由不得我们选择时间短长,也很难有真正精确时间上的“预言家”。理性面对现实,熬过去、挺过去,才能守到“疫后花开”的日子。
据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消息:截至10月11日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确诊病例4260例。当前,全国疫情仍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国内还有一批中高风险区,防控任务艰巨繁重。
最近几天,《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央媒连续就疫情防控发表评论,主要观点包括:增强定力耐力;不容松懈;“动态清零”必须坚持;绝不能“躺平”。这些重磅文章既讲理,又打气,传递的信息基本是一致的: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才能坚决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 核酸检测采样。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深刻重塑社会。一路走来,无论是普通市民、白衣天使,还是基层网格员等,大家都不容易。尤其对普通市民来说,生活被打扰、学习被改变,静好的日子平地波澜,长远的计划临时搁浅,若是忍耐的时间过长,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方便、不如意、不理解。这个时候,坚定信心,保持耐心,理性看待,科学对待,与具体的防疫行动同样重要。
行为选择总是要算算“性价比”。坚持“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最佳“性价比”。
疫情防控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超6.18亿例,死亡病例数超653万例,今年以来全球死亡病例数已超百万例。我们只能严防死守,必须精准防控,因为对于“人民至上”最朴素的理解——就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摆在第一位的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容不得我们“躺平”,更容不得我们“摆烂”。
从事实层面来看,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推行“落地检”,不少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这些得力举措为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国庆假期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也再次说明,我国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符合国情、符合科学,是行之有效的。
▲ 社区工作人员在查验健康码。
防疫不能“心想事成”,就怕前紧后松。从全球而言,当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周边国家疫情持续发酵,我国外防输入压力不小。
各地在“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之下,调节着“变”与“不变”的分寸感: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变化的,是围绕精准防控,主动出击,因地制宜,科学施策。
▲ 党员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点现场维持秩序。
俗话说,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
放松不得,懈怠不得,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流程的闪失,都有可能成为疫情传播的“放大器”。两年多来,抗疫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能胜利,坚持定会胜利。多点耐心,才能保持战疫的锐气;多点信心,才能聚力战疫的勇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大家众志成城、各尽其力,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打赢了多场保卫战、阻击战、歼灭战,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我们需要克服急躁、厌战情绪,排除杂音、噪声,理性看待疫情防控的现实情况,全力配合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准防控举措,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尽一份责任,持续汇聚信心和力量,让理性和冷静成为防疫的“疫苗+”,共同高筑防疫的“人民长城”。
疫情防控本身就是千头万绪的系统工程,涉及群众多、流程环节多,工作量大。越是爬坡过坎的时候,相关部门越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充分倾听并理解群众诉求,把防疫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讲清楚,全力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保障好、解决好;二是注重科学精准防控疫情,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特别是要防止“一封了之”的简单做法,尽可能减轻对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把防疫大事做实做好,在赢得胜利的同时赢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公共决策与民情民意“双向奔赴”,疫情防控这场攻坚战才会赢得漂亮、赢得彻底。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邓海建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10/13/1193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