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是一篇充满真理力量和情感力量的重要文献。令人记忆犹新、备受振奋的是,他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着眼于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针对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提出并阐发了有机贯通、内在衔接的“六点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情怀要深”。他深刻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值此三周年之际,悉心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更深切地体悟到其中彰显的思想光芒和真理光辉:这一重要论述不仅创造性地将家国情怀提升为思政课教师最高层次的核心素养之一,而且从新时代思政课的特定语境出发,深刻阐释了家国情怀的时代意蕴和深沉力量,从而为引领和推动思政课教师以涵养家国情怀来提升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供了价值指引和根本遵循。
一、纯度:恪守红色初心
从本质和本真的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是一种至纯至诚的真挚情怀,既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呈现一点粗质,也不能在社会环境中渗入丝毫杂质,更不应该在时空转换中发生任何变质。这种家国情怀是对自身利益和个性喜好的跨越,更是对职业懈怠和内在欲望的超越,贯穿其中的价值内核应该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红色初心。躬身思政课的教学岗位,绝不是世俗的生计考虑,也不是简单的职业选择,更不是一般的成才路径。投身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就意味着要把自己的青春、智慧乃至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也意味着要用自己的品格、思想以及学养无怨无悔地点亮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的人生航向,更意味着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理论自信和职业自强始终如一地做到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
伟大导师马克思17岁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大道上,全心全意、心无旁骛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立德树人,这份光荣和艰巨的使命担当必将在鲜艳的镰刀斧头旗帜上镌刻思政课教师深沉而无悔的坚实足迹,映照思政课教师真纯而永恒的红色初心。
二、广度:胸怀“两个”大局
从视域和视野的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是一种至高至远的博大情怀,不能只拘泥于内在素质养成的“学术精进”,也不能只停留在个体能力提升的“术业专攻”,还不能只满足于自身履职尽责的“职业晋升”,更不能只归结于自我梦想实现的“事业成功”。这种家国情怀内在地包含着一种思想境界的跃升,即从“思一己”到“谋大众”的转换,逻辑地展现为一种精神格局的放大,即从“唯小我”到“成大我”的升华。众所周知,高校的立身之本和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德树人的整体格局中,思政课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极为特殊的责任,概括地讲就是要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德明德,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在客观上呼唤思政课教师要有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始终胸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两个大局,始终心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的伟业。这就是教育的历史责任。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实践证明,只有站位高才能情怀深,只有格局大才能情怀真,思政课教师只有始终不渝地心怀“党之伟业”“世之大势”“国之大者”“教之大计”,才能真正自觉地潜心从教、躬身育人,在学生心田播撒思想的种子,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厚度:扎根中华大地
从底蕴和底气的意义上讲,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是一种至甘至醇的深厚情怀,不仅承接了神州沃土纵横八万里雄浑壮美的地气,而且浸润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薪火相传的文气,同时还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大气,更重要的是赓续了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立志千秋伟业的豪气。这种家国情怀既蕴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价值取向,也高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理想信念,更彰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论自觉自信,归根到底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扎根中华大地奋斗奋进奋发的精神积淀和结晶,理应成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之本、顶天立地之基、守正创新之源。
著名诗人艾青在其代表作《我爱这土地》中写道:“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透过字里行间的深情大义,我们更深切地体悟到:在古老而青春的中华大地上,家国情怀根源于此、淬炼于此、熔铸于此、兴盛于此,具有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感召力。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学术深深扎根中华大地,从大地之上的生动实践中不断汲取思想养分和实践智慧,切实用家国情怀来涵养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后)
来源:红网
作者:胡艺华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3/18/1102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