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委钱学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离乡背井外出打工,在广大农村亦随之产生了大量“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他认为,“老”和“小”问题将左右中国西部地区乡村振兴。
当前,不少基层干部都在下高楼、出深院,走村入户,深入基层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以便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帮助基层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值得赞赏。但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不少领导干部在走基层时,似乎还存在“二多二少”的情况。见村干部的多,见普通群众的少,见基层年轻人的多,见基层老年人群体的少。这不利于基层干部走好群众路线,服务好人民群众。
相比于农村的青壮年群众,农村老年人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群人。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认知能力差,对党和政府的各种政策理解不多,一些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更不要说用普通话和干部交流。于是一些领导干部在走基层的时候,担心影响走访成效,往往有意识地回避老年人群体。久而久之,部分老年人成为干部走基层被遗忘的群体,这对党员干部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全面成效,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广大领导干部在走基层的时候,主动关心关爱老年人群体,主动走到他们中间,俯下身子,和他们交心谈心,了解掌握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动真碰硬地解决,这既有助于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也有助于基层农村的和谐稳定。每一个走基层的领导干部,都要把老年人群体放在心上,多了解他们最急、最盼、最想的事。
走基层如何能走进老年人心中,把好事实事办到他们心坎上?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老年人群体面对面交流,增强彼此认同感;另一方面对老年人群众的合理诉求,要认真抓落实,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此外,领导干部也要注意和老年人群众的沟通方式,比如多用方言土语交流,又如谈心谈话时多唠家常,让农村老年人群众敞开心扉,坦诚交流,从而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红网
作者:江文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2/03/05/10973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