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艳
11月下旬,随着县城湘粤北路顺利通车和工业南路“钉子墙”拆除,蓝山县多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城区交通网络更加畅通有序。(11月30日 《湖南日报》)
“断头路”出现的原因各种各样,规划、资金、拆迁进度等,不一而足。但最多的,还是不同区域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这要归因于各管一摊、互不衔接的惰性。
一段路关乎居民出行问题,并非小事。而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民生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毕竟,“大”与“小”是一种辩证关系。没有“小事”,哪来“大事”?连“小事”都不去做的人,能够做大事业吗?
今年来,蓝山县结合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把“断头路”连接作为安全隐患整改的重点来抓,对湘粤北路、工业南路、边贸北路等多条“断头路”和蓝山大道、东方大道安全设施建设提出合理性建议,并督查相关职能部门制定方案,倒排工期,加快推进建设施工。
打通“断头路”,就是打通了干群的连心路。鞋子合脚不合脚,穿的人自己最有数。出现了“断头路”,老百姓会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表达诉求,有关部门要接地气,耐心地向当事人宣传有关政策和法规,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与他们形成良性互动,要充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不是把当事人的合理诉求束之高阁,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容易解决的问题拖成疑难问题。
蓝山县大力推进平安蓝山创建,采取实地查勘、反复论证磋商等方式,排查、整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今年已打通城区“断头路”5条,确保路畅人安。
要打通“断头路”,让群众满意,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决策,而是应该走出去、走下去,走到群众当中去,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民意作为打通“断头路”的重要指向,让“断头路”成为连心路。
来源:红网
作者:文艳
编辑:陈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1/30/10474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