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婧蓝
202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年,这也是中国持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的50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为世界谋的战略眼光和为天下计的宽广胸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为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明确了努力方向。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全球团结抗疫,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各国携手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一个强有力的联合国,需要改革和建设全球治理体系。要答好“世纪之问”,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以联合国的方式,实现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积极对话,共商共量、出谋划策,为全球新出现的各种矛盾寻求一个“最优解”,才能更好地守护各国利益,营造良好的全球发展环境,促进世界各国的发展。
构建利益共同体,要达成全球思想共识。各国不同的地域优势,不同的资源优势,不同的发展优势,让世界成为了利益相连的“共同体”,只有相互协作、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实现各国的发展。要构建利益共同体,尤其需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要共同遵守联合国的要求,达成全球思想共识,让世界各国能够以和平为基,以发展为目的,才能更好地推动各国进步,让更多的发展红利惠及世界人民。
构建责任共同体,要坚持全球共担使命。回望世界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顺应历史规律,才能更好前行。构建责任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主动担当,不能只想获得“好处”,不做贡献,既需要享受合作、开放带来的实惠,也需要担负起各国的使命责任,才能营造更良好的全球发展环境,为共建美好世界奠定坚实的责任基础。
构建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全球风雨同舟。面对时代之变、世界之变,要更好地应对历史的挑战,尤其需要全球携起手来,风雨同舟,共同前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深刻领悟联合国和平与安全、合作与发展的宗旨原则,更需要世界各国打消“旁观者”的思想,要为世界发展积极努力、积极贡献,才能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携手发展。
50年,联合国上有一张闪亮的“中国答卷”;50年,中国为推动世界各国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不管是共建“一带一路”,还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样本,都彰显了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国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陈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ontent/2021/10/26/10330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