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发扬革命传统,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021-10-21 11:16:57 字号:

发扬革命传统,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微信图片_20211021105338.jpg

(10月19日,省委书记张庆伟专程来到韶山,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唐俊摄)

10月19日到任湖南的第一天,省委书记张庆伟专程来到韶山,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纪念馆。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牢记初心使命,补足精神之钙,奋发有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湖南力量。

传承红色资源擦亮入党初心。湖南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座座纪念馆,一件件红色文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湖南的红色文化展馆陈列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文物,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应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学习党史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延续革命先辈们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擦亮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把先辈先烈的奋斗历程当作一面检视自我的镜子,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不计较个人享乐得失,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让湖南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好红色资源厚植鱼水情深。“半条被子”至今仍让我们倍感温暖。革命文物不仅是历史的呈现,更是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精神上的对接,是鱼水深情的真实写照。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从革命文物中汲取人民至上的精神力量,厚植人民至上的生命底色,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具体到工作中。要以“保姆”的服务、“店小二”的情怀,多下“绣花”功夫,找准群众“痛点”,精准施策,缓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多做热心事、要紧事、民生事,让群众真正看到变化、真正得到实惠,绝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盆景工程”“政绩工程”。在人民群众的堵点、痛点、难点上下功夫,让鱼水深情在岁月的摩挲中更加醇厚。

重视红色资源凝聚奋斗伟力。一件打满补丁的旧睡衣,反映出领袖朴实、节俭的崇高风范;一根用过的扁担,展现了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精神;嘉兴的红船,记录着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延安的窑洞,彰显着无私无畏的责任担当……革命文物不仅是我国文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重要载体。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上,我们应自觉认清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发扬和传承红色精神和品质,牢记来时路,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难题面前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真正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谋划发展的具体思路、落实发展任务的工作举措、推动高湖南质量发展的实际成绩,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陈觉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