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一批铁路线路将开通运营,多个地市实现首通高铁,一些省市铁路覆盖范围实现突破,进一步加密路网惠及民生。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在我国开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铁路无论在路网建设、技术创新、推动发展、服务民生等等,都奏响铁路先行最强音。
在路网建设上,拉林高铁投入运营,牡佳高铁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安九高铁进入竣工验收、张吉怀铁路进入联调联试,赣深高铁、敦白高铁、川藏铁路、太西铁路等加速建设……今年全国铁路投建新线达3700公里左右。年底,一批铁路线路将开通运营,多个地市实现首通高铁连入全国高铁网,“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形成,将为我国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促进城市发展、打造便捷经济交通圈发挥先导作用。
在技术创新上,复兴号试跑牡佳高铁,为极寒之地点亮科技之光,最抗冻复兴号“独门绝技”背后,是复兴号科技的又一次创新与突破。拉林铁路让西藏东南地区迎来一条“超高规格”现代化铁路,一种专门为高原研制的内电双源动力机车,让复兴号“跑”上了雪域高原。张吉怀铁路集成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建设模式,用1个半月时间完成原计划5个月的工程进度。同江中俄黑龙江铁路大桥首次采用钢桁梁上铺设四线套轨无砟轨道板施工方案,实现中国同俄罗斯两国不同标准轨距的接轨,等等。中国铁路、高铁的技术创新总能创造出“不可想象”的突破和引领。
在推动发展上,赣深高铁将实现赣州到深圳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7个小时缩短到2个小时,让赣州真正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敦白高铁同京哈高铁连通后,将形成东北地区通往全国各地的快速客运网络。安九高铁将在华东沿江区域与华中、华南、西南地区间增加一条东西向大运力、快速便捷客运大通道。在国内路网加密形成,拉近了各地区的空间距离,为我国各地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欧班列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成为一条高效的国际运输“黄金通道”,在推动“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促进国内和沿线国家发展上,铁路同样发挥强大引擎作用。
在服务民生上,铁路推进人、技、物“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坚守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万无一失政治红线和职业底线,我国高铁成为世界公认最安全的高铁,做到最安全出行。铁路始终把满足旅客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推出电子客票、移动支付、刷脸进站、互联网订餐等服务举措,做到最便捷出行。我国高铁平均票价率约为其他国家的1/3至1/4,做到最经济出行。同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抗洪救灾等灾害面前,铁路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主力军”,开辟绿色运输通道、开行运输班列,第一时间运输救援抗灾物资,发挥先行责任和担当。
来源:红网
作者:盘旭华
编辑:刘艳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