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2021-05-24 14:52:29 字号:

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传统电信诈骗乘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东风”,逐渐演变为诈骗手法更加多样、后果更为严重的电信网络诈骗。诈骗团伙常披着“成功人士”“正规平台”“专职人员”的外衣实施诈骗,一旦落入网络诈骗的陷阱,被害人被骗数目小则几百数千元,大到几十万不等,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不容小觑。

整治电信网络诈骗乱象,从源头斩断相关利益链条,已是当务之急。

为进一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坚决遏制案件高发态势,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湖南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今年前4月破获4699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7904名,大快人心。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要意识到,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难度依然不小。诈骗团伙为了躲避打击治理,想着法子地转换各种骗术。据国家反诈中心负责人介绍,当下网络诈骗增长迅猛,贷款、刷单、冒充客服等四类高发网络诈骗案件发案占70%以上。其中,贷款诈骗主要是通过“无抵押”“小额贷款”等字眼引人上钩,并研发仿冒正规的贷款APP,专门进行网络诈骗。刷单诈骗是利用“足不出户,日进斗金”“按条结算,轻松上手”等兼职信息,瞄准涉世未深的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均不高的社会青年、待业人群,实施诈骗。

如果说上述的诈骗方式还比较容易识破,那么“杀猪盘”这种新型诈骗方式可称得上诈骗团伙的“杀手锏”。他们通过婚恋网站、聊天交友工具等筛选易上当人群,再与受害人“谈恋爱”,确定“恋爱”关系后,通过让受害人参与网络赌博或者其他投资骗取钱财。给诈骗行为披上“合情合理合法”的外衣,既欺骗金钱又欺骗情感,给被害人带去双重打击。整体来说,电信诈骗犯罪往往是集团化作业,他们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作案手段隐蔽、反侦察能力强,给识别和侦破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

无论如何,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必须有“零容忍”的态度。注重源头治理、落实主体责任、系统防范,将反诈工作从被动防守转化为主动出击,任诈骗“老鼠”到处钻,也躲不过行动组的重锤出击。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譬如,坚固防火墙,避免个人信息“裸奔”,斩断“信息—利益”的黑色产业链等等。

近年来,我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度持续加大,4月27日,中宣部、公安部在京联合启动“全社会反诈总动员”全国反诈防诈系列宣传活动。同时,针对当前行业治理中最为紧迫的电话卡、物联网卡管理问题,要进一步推进“断卡行动”与“云剑行动”,从源头上堵住行业漏洞,保障人们信息安全以打击诈骗犯罪。

除了打好源头治理、落实主体责任、系统防范的“组合拳”,也要精准落实反诈的宣传工作,让宣传话语“接地气”。“网恋前问问自己,人靓声甜的小姐姐,帅气温柔又有钱的小哥哥,为啥还要网恋?还能找上你?”前阵子,一组这样的“反诈骗灵魂八问”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网友纷纷表示“太真实了”。将枯燥的反诈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给大众,让反诈宣传入脑入心,给人民群众打好“预防针”,这才是反诈宣传的“法宝”。

只有健全反诈体系,完善宣传指导,让诈骗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并将相关人员依法处理、严惩不贷,才能压缩电信网络犯罪的生存空间,打造风朗气清的电信网络生态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昱

编辑:刘艳秋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