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湖南省继续选派24021名机关企事业干部组成10253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5月初,驻村工作队全部进村到岗,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5月7日 红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是一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薪火传递,只有筑牢坚强战斗堡垒,选好人才、育好人才、用好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引导各类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在这方面,湖南继续选派24021名机关企事业干部,组成10253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其中,在670名省派驻村干部中,40岁以下年轻干部占44%,处级干部或相应层级干部占32%,有基层工作经历或涉农专业干部占26%。同时,严格驻村干部选拔程序,确保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乡村振兴第一线。不难想象,当乡村振兴的驻村工作队从脱贫攻坚的“前辈们”手中接过责任和使命时,他们绝非另起炉灶,而是要将已经燃起的炉火烧得更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实干家,干部状态非常关键。首先,要调优驻村干部的履职状态,从“想为的动力”“愿为的环境”“会为的本领”等方面着手,促使驻村干部担负好推动学理论、强组织、固成果、兴产业、美村庄、共治理、育人才、优服务“八个推动”的责任任务。其次,要从强化驻村干部管理入手,进一步改进驻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从而不断增强驻村干部工作劲头。此外,要给予驻村干部更多的容错纠错机制,防止机械刻板的督查考核打击驻村干部的积极性。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要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就需要为乡村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软环境、良好的人才成长硬环境,更大程度地激发人才的活力。比如,湖南省对驻村期间表现优秀、做出突出贡献的驻村干部,在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重点倾斜。可见,要为包括驻村干部在内的各类人才做好服务,就要树立实干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着力构建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创造的工作环境、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胜其非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广大驻村干部要带领群众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既克服一切消极等待和急躁冒进情绪,又要丢弃“骐骥一跃”式幻想,用“三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推动乡村振兴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安子州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