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芙蓉国评论丨善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2021-04-22 17:20:50 字号:

芙蓉国评论丨善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朝阳大图(最小尺寸).jpg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后备军,更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主力军,正值“两个大局”交织、“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的关键时刻,呼唤着一批批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青年干部。广大青年干部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党爱民之情,不断激发内生动力,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善谋全局,立鸿鹄之大志。志自古被人们视为处世立身、建功立业的根本。无论是孔子孟子“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的可贵精神,抑或是毛泽东周恩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志向。立大志、立好志、立长志始终是我们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而如今,生逢盛世,我们更须传承报国之志,接力复兴伟业。当然,志向一旦确立,就当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持久专注地奔着目标而去。决不能“朝令夕改”,以及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高谈阔论、凌空蹈虚,否则理想只会是空中楼阁,梦想也只将是南柯一梦。广大青年要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在与时代同步伐、人民共命运中,善谋勇为、善谋善为。

善学党史,明家国之大德。回望100年前,时代青年们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舍生忘死以赴之、披肝沥胆以从之、殚精竭虑以成之,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在这些心怀家国天下的先进青年身上,人民读懂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忠贞情怀,历练着“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实干作风。“德不优者,不能怀远”。青年干部能否握紧历史的接力棒,融入到时代进步的潮流中,以德立身、以德立信、以德立行是关键,这不仅是修身之要、立身之本,更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广大青年要善学党史,向时代先锋看齐,向英雄模范学习,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

善抓落实,成兴业之大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要注重在一线“墩苗”,教育引导青年干部主动去偏远地区履职,在一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一线视为培养锻炼的“大舞台”“主阵地”,坚持多岗位锻炼、基层墩苗磨练、中心工作锤炼相结合,助推青年干部历练成长。唯有实干有作为,唯有实干能成才。要注重在实干中“成才”。既要强化理论武装,更要强化行动实践;既要增强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本领,也要激发一马当先、一刻不休的攻坚克难精神。要做到善谋大局、善观大势,努力提高“七种能力”,实学实干,埋头苦干,在品酸甜苦辣、跨艰难曲折、迎风险挑战中成就一番事业。

善观大势,担复兴之大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面对更加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更加严峻的风险挑战,迫切呼唤新时代青年干部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主动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始终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青年干部定要充分涵养定力,不怕吃苦、勤于实践,不断增强开拓精神,敢与打破“老把式”思想,善于改革创新,敢打敢拼,做到在问题面前不推脱、挫折面前不退步、困难面前不低头,永远保持刚健勇毅,充满韧劲的奋斗姿态,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不断积累“底气”、干出“实绩”,始终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卢默民

编辑:唐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