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为乡村振兴汇聚万千涓涓细流
2021-04-10 11:33:33 字号:

为乡村振兴汇聚万千涓涓细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就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当前,正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严峻的形势,最艰巨的任务仍然是在乡村,这就需要人才源源不断的助力。近年来,我们看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向乡村集聚,在中华大地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乡村振兴离不开党员干部的引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这几组数字:“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现在亦是引领农村发展的“头雁”,是乡村振兴最直接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因此,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将更多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到乡村振兴的一线,引导他们找准自己的“位子”,弄明白群众的期盼、把握发展规律,在实施乡村战略中发挥优势、展现能力,凝聚智慧,汇聚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推动乡村振兴走向深入。

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支撑。推动群众发家致富离不开有力的科学技术保障。近年来,我们看到各地各部门着力推动科技人员下乡工程,如甘肃省重点开展了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万名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和万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育工程,充分利用当地专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人等,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解决农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系统累计在贫困地区建成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建立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投入200多亿元资金,实施3.76万个各级各类科技项目,推广应用5万余项先进实用技术、新品种,真正让靠科技致富在农村落地生根。

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人才的助力。把人才留到当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要用政策切实改变本土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局面,让更多走出去的人才心甘情愿的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家乡。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最大限度地挖掘培养造就一支爱农村、懂农业、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以此来保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重要部署的落实。据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21.4亿元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累计培养2万余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为贫困地区培养了一支“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工作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全国高素质农民超过1700万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为农民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撑服务更加有力。

千泉汇聚,大河滔滔;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不断汇聚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搭建起更大的事业平台,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以人才的吸引集聚推动乡村的不断振兴。

来源:红网

作者:王鑫博

编辑:唐盈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