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永州市零陵区灵峰村吕一鸣等“五老”人员通过看现场、讲道理、登门促和等方式,又帮助该村妥善调处好一桩因电塔项目施工改造导致鱼塘部分水污染的民事纠纷。至此,该村“五老”人员今年已为全村成功调解各类民事纠纷11起。(12月24日《湖南日报》)
近几年以来,零陵区全面推行网格、村(社区)、乡镇(街道)和职能部门三级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组长、老教师、老代表等“五老”作用,采取上门调解、家庭调解、现场调解、带着感情调解等办法,公开举报电话,每月不定期进村、到组、入户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强化“五老”调解作用。
今年以来,通过“五老”流动调解为民解“疙瘩”,全区共调处纠纷2215件,成功率99.14%。切实做到大矛盾不出乡镇,小矛盾不出村社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这些老同志自身思想觉悟高,长期以来在各条战线上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使退休后,依然不忘初心,心怀百姓。无论是在基层的矛盾问题调解,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者是扶贫帮困、关心培养下一代成长以及基层干部监督,方方面面,做了许多工作,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党和国家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这些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他们用自己的“真心、热心、爱心”,换取群众的“开心、放心、顺心”,以真诚的服务,体现心系百姓、关爱群众的为民之情。用他们毕生力量,义务为社会服务,始终把助人为乐的善举作为人生的价值取向。这是作为一个老同志对党的事业无比赤诚的真情流露,更是党性的无限魅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各级党委、政府应该自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积极发挥“五老”的示范引领和监督作用,更好地为党和人民事业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增添正能量,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奋进,更大的作为、更好的成绩就能写在祖国大地新征程上。
来源:红网
作者:文艳
编辑:刘艳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