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三五”系列红网评论之七
湖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更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首倡之地。首倡之地当建首倡之功。“十三五”以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嘱托,奋力攻坚,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747万人脱贫,51个贫困县、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降至0.36%,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进展。(10月11日 红网)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时间之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当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最后这“十里”,决定了脱贫攻坚的成效,作为扶贫干部,我们一定要以“必胜”的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攻坚战”中来,以“不胜利,不收兵”的决心,向最后的贫困发起“总攻”。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殷殷嘱托,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一次次向着贫困发起进攻,力度一年比一年大,成效一年比一年好,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仍然有很多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等着我们去攻克。站在即将创造历史的关口,广大扶贫干部更要坚定信心,在脱贫攻坚冲锋“号角”的指引下,以拼搏奋进的战斗姿态,以“军令如山”的责任感、“背水一战”的使命感、“兵临城下”的紧迫感,集结最强兵力、鼓足最大干劲,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最后总攻中去。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不是蛮干,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也在精准。特别是在这攻营拔寨的收官阶段,扶贫干部更要下足“绣花”功夫,发挥“工匠精神”,用心用情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总攻之战。
要践行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脱贫攻坚要见成效,沉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开动脑子缺一不可。空想不能脱贫,同样,蛮干也于脱贫无益。扶贫干部既要有抓铁留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又要有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脱贫措施,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践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准扶贫贵在“精”,只有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精准到户到人,才能找准真需求、真症结,进而精准施策,实现“因人”“因地”制宜,让贫困户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果则果、宜养则养,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践行用户至上的“工匠精神”。脱贫攻坚主体是人,因此,扶贫要以贫困户的需求为导向,以贫困户的生活改善为最终目的,真抓实干,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扶贫干部要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做到扶贫工作人人有实效,事事有收获,件件出成果。
脱贫攻坚总攻的“号角”已然吹响,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一鼓作气、全力冲刺,以“必胜”的姿态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强总攻。
来源:红网
作者:黎蕾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