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
改革之志不求易,发展之事不避难。大风泱泱,大潮滂滂,历史的长河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奔腾向前,垂青的向来都是“实干家”“弄潮儿”,不会等待畏难者、徘徊者、懈怠者。纵观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创造出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也是一部不断解决实际问题的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干部的循循教导和殷切期待,为年轻干部磨砺本领、成长成才,更好肩负起新时代的职责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行方向。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年轻干部要勇于直面问题,善做解决实际问题的“干事者”,在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过程中“茁壮成长”。
把思想立起来,拿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魄力,直面艰难险阻,保持“愿为”的定力。“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攻克难关、发展事业、防范风险,排在首位的就是思想上过不过关、意志上坚不坚定。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题,更需要直缨其锋、主动求解的精气神。年轻干部要不断坚定信念提高定力,经受耐心耐力、意志定力等考验,既要在思想觉悟上“高得上去”,又要在具体工作中“低得下来”,真正去解决实际问题。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状态, 激发同新时代相匹配、同新征程相呼应的担当意识,在日拱一卒的坚持中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要勇于正视问题,把困难当作垫脚石,把干劲当作催征鼓,在干事创业中做到 “哪壶不开提哪壶”。
把斗志鼓起来,弘扬“迎战西风而不怯,身披严霜而愈丽”的斗争精神,展现斗争力量,增强“敢为”的信心。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政治品质,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解决实际问题同样需要不懈的斗争。年轻干部要增强斗争的底气和胆量,主动投身到斗争中去,在矛盾冲突面前勇于挺身而出,在危机困难面前勇于迎难而上,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要弘扬斗争精神、提升斗争本领,积极在斗争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要敢于直面新挑战新问题,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接最烫手山芋,在急难险重中搏击风浪、经受锻炼,锻造出“宽肩膀”“硬脊梁” “真本领”。
把能力提起来,培育“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的干事品格,坚持真抓实干,提高“善为”的本领。“托之空言,莫如见之实行。”从蓝图到现实的转变,必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好各项工作。事业是干出来的、成功是奋斗出来的。诸多现实案例表明,缺少了真抓实干,年轻干部不仅不能进步成长,反而容易摔跟头。因此,年轻干部要鼓足“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干劲,谋实效、重实际、鼓实劲,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要以时不我待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静水流深的稳劲,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全面提高“七种能力”。要沉到基层一线,深入开展调研,杜绝“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的现象,避免成为自吹自擂的“孔雀”式干部、撸起袖子不干活的“摆拍”式干部。
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新的征程不会是平坦大道,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更多重大挑战、重大阻力、重大风险、重大矛盾。只有善作善成、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我们才能够执“解决实际问题”之笔将更伟大的胜利、更美好的未来书写在中华民族的编年史上。
来源:红网
作者:刘伟
编辑:唐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