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湖南常德一名“拄着拐杖忙扶贫”的驻村第一支部书记姚高峰所写的《扶贫手记》上榜2020年9月份“百道好书榜”。作者姚高峰是常德市鼎城区十美堂镇上河口村驻村帮扶第一支部书记。他半月板损伤,拄杖而行,被称为“拐杖书记”。
“拐杖书记”姚高峰,虽然行动不便,但对群众情有独钟,始终把上河口村群众的脱贫致富放在第一位。
在上河口,姚高峰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因公负伤仍坚持拄杖而行。他公不顾私,家里大事小情顾不上,回家竟不知归家路;也曾挑断扁担建苗圃,只为富民梦想,倔强人生令人敬仰,堪称扶贫路上的“飞毛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拐杖书记”姚高峰践行的正是这样一种“大道精神”。心中有光,你才会发光。心中有人民,理想才有力量。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而平凡的扶贫事业也能孕育出伟大的精神。他选择到扶贫条件最恶劣的上河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就是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而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丽写照。
亲民,务实,是姚高峰一贯的作风。他特别强调进家门,摸实情。入户走访时,发现自己新结对的贫困户居然还没通自来水,便要求举一反三,全面排查,让4户贫困户喝上了自来水;春节前,他走进五保户赵金华的家中,发现连年肉都没有,便安排村里进行全面走访,让所有五保户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他拄着拐杖,走近沟港,关注让人闻之色变的钉螺,科普血吸虫防治常识;他拄着拐杖,走进农家,梳理群众心结,帮助解决危房改造和用水等实际困难;他拄着拐杖,走在田间,指导农业生产,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为民服务是信任也是责任,以民为重、以民为本应作为干部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驻村帮扶,就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真诚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绝不会因为困难而改变。像“拐杖书记”这样的扶贫干部,正是心怀人民,才会给自己的人生,给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文君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