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颂歌》系列评论之八
9月27日,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首演。这是一部以歌舞形式为主的多媒体场景剧,将扶贫路上涌现的真实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创作,从多个维度全面反映湖南精准扶贫的历史进程和伟大实践。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倡之地。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湘西花垣十八洞村,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精准扶贫方略。十八洞村因此成为我国脱贫攻坚历程中具有地标性意义的地方。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之路,成了三湘儿女肩负的历史使命。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七年来,三湘大地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实践和非凡的努力,三湘大地随之发生巨变。截至目前,湖南74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0.36%,“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文艺要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正是以十八洞村为原型,将扶贫路上发生的真实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创作,以湘西之事讲湖南,以湖南之事讲全国。紧扣精准扶贫主题,整合多方优势资源,运用集成式、创新式表现形式,展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平凡的奋斗历程与伟大实践,以新时代湖南青山绿水间蕴藏的田园新歌,描绘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
《大地颂歌》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的壮美颂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战胜贫穷离不开奋斗者,用湖南话说,必须吃得苦、霸得蛮。从激发斗志的“风起十八洞”到排除万难的“奋斗”,从重拾自信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到易地扶贫的“一步千年”,从脱贫脱单的“幸福山歌”到感人至深的“大地赤子”,《大地颂歌》立体呈现出一副极具人情温暖的精准扶贫中国画卷,深情赞美了波澜壮阔的精准扶贫伟大实践。
《大地颂歌》颂出了三湘儿女战胜贫困的精气神。无数个真实、感动、好看的人物故事,汇聚到一起,通过全面、立体刻画精准扶贫重大成效、先进典型和伟大精神,生动展示了湖南“精准扶贫”的决心和精神,将湖南人民吃苦耐劳、努力拼搏的精神面貌和实干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湖南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对党和祖国的感恩之情,通过舞台完全呈现。这是对三湘儿女乃至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礼赞。
“来,咱们一起跟贫穷干一仗,搞起。”凭着《大地颂歌》讴歌的这股精气神,湖南人民正在脱贫摘帽后接续奋斗,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有效的帮扶办法成为长久的致富机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艺术创作要经得起观众和时间检验,脱贫攻坚更要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脱贫摘帽后,不能摘责任,不能摘政策,不能摘帮扶,不能摘监管,要巩固好脱贫成果,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早日变成现实。
来源:红网
作者:斯传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