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哲学的种子在乡野。
就像一座村舍、一片良田,就能诉说一段农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湖南新宁的崀山脚下,也有一片山水田园,诉说着农业从传统跨越到现代的生动尝试——休闲农业。
这个本是工业城市为逃避快节奏生活而出现的产业模式,在中国,却在市场力量与政策引导下,迸发出了推动乡村发展的巨大能量。
▲崀山戴先生酒庄。
01.
拓展农业功能,实现“良性循环”
休闲农业推动乡村发展的能量,具体到崀山脚下,可以称为“良性循环”。走进崀山景区,你便会不自觉地,成为这个循环中的一员。
逛风景,住民宿,体验民宿旁的稻田劳作、脐橙采摘,品尝散养林下的鸡鸭;临走前,带些脐橙、葡萄酒,顺手促进一下农产品加工链条的延长。另一边,体验劳作的林田提供了饮食;餐饮产生的厨余,成了肥料与饲料,再次供给自然的生长。
这里就像一个小型的田园综合体,“自给自足”,却又高效现代。
然而几年前,相信这一番景象能成为现实的,或许只有回乡创业的戴顺友等人。
作为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崀山所在的新宁,有114个贫困村。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守着绿水青山,却也只能劳作在绿水青山之间。
但戴顺友不这么看,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高质量的休闲体验。依托崀山的风景,他觉得,在这里发展休闲农业,大有可为。
于是,辞掉高薪的工作,承包土地、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切都顺理成章地展开。他还租下一个大型农场,种植了特色杨梅、有机蔬菜、葡萄,发展各色农特产品。
而现实也果然如他预料一般。
▲崀山脐橙。
戴顺友的农场成为集种植、餐饮、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园,吸纳280多名村民就业,订单辐射周边2000多亩耕地,每年带动农户增收120万元。
现代农业的萌芽,就这样在传统的土壤中悄然生发。
从传统到现代的跨度中,农业成了立体循环的休闲农业,农产品成了加工包装的特色产品,农业功能得到极大地拓展。
而作为其中的主体,农民,在拓展中得到的,是传统农业无可比拟的生活跃进。
02.
三产融合,让小农户与大市场更好地对接
戴顺友的发展思路,其实正好契合了湖南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
如果把戴顺友的农庄,比作湖南的现代农业,那么,水稻、脐橙的种植,就是农产品生产业;葡萄酒、杨梅酒的制作,就是加工业;民宿、劳作体验、观光、农特产品销售,就是销售服务业。
三个产业的融合,就像是把一颗葡萄变为葡萄酒,然后贴上品牌与特色的标签,有效延长了农产品的产业链与价值链,进而带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
而更大的意义,在于解决了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对接。换句话说,这些零零散散的农民,可以更好地获知市场信息,满足市场的需求。
何以?再以戴顺友的农庄为例,了解到消费者喜好后,生产者能够依据市场种植受欢迎的脐橙、水稻,不仅种得好,还能卖得出;加工者进而将脐橙、水稻加工成消费者喜爱的农特产品,增加附加值;消费者则在休闲与购买行为中精准满足了需求。
这正是三产融合,形成产业闭环的优势所在。
2017年时,中央一号文件曾提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这意味着,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仅要在农业上做文章,还要更多着力三产融合。
▲娄底晚坪村,绿水青山,白鹭嬉戏。
而休闲农业,作为三产融合的代表之一,也在带动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成为推动农村产生新动能的有效途径。
它的有效,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将第一产业中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第三产业的优势,并转而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亦即“因地制宜”“化危为机”。
就像崀山,交通不畅、林地崎岖,在农业生产中并不占据优势,然而崎岖带来的是他处无可比拟的自然景观,于是,风景带来了人流,人流拉动了产业。
在湖南,这样的“因地制宜”还有很多。从益阳南县“稻虾共养”打造小龙虾国家农业公园;到娄底新化紫鹊界梯田发展合作社与集体农庄;再到长沙县金井镇打造茶文化生态园;以及靖州把杨梅产业园打造成“杨梅小镇”……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还带动着周边村镇,摆脱了贫困与落后,走向乡村振兴。
数据有着更直观的感受:2019年,湖南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近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2亿人次;年经营总收入预计480亿元……休闲农业在湖南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正应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脱贫思路——“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产业,是乡村蜕变的根基。就像新宁在湖南省长许达哲“百里脐橙连崀山”的战略定位下,成功脱贫摘帽,休闲农业这一现代产业,正在成为农村产业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动力源。
03.
向往的生活,是城市与乡村找到协调的价值归宿
▲益阳市南县乌嘴乡罗文村,花海中的乡村生活。
这样的动力,让乡村发生了从里到外的蜕变。
一方面,体现在经济上。当零散的农户在集聚的产业链中,对接上市场的需求,那么就从供给侧打通了农村向城市输入的“经济梗阻”,进而融入国内大循环,增强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而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势必带动文化的跃升。如果说起初的休闲农业,只是文旅带动农业的简单融合,那么随着城市与农村的互动日益频繁,休闲农业便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田园乐趣,而成了更高层次的文化、情感体验,亦即我们常说的回归“乡愁”。
换句话说,休闲农业,在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的同时,通过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填补了两者之间的裂痕,让它们找到了协调发展的价值归宿。
这既是城市向乡村的溯源,也是乡村自我价值的发掘。而背后,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新发展理念中,“协调”的题中之义。
或许,打通了城市与乡村的休闲农业,也就探寻到了“向往的生活”的本真。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黄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