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历,是一个人身份要素和人生经历的烙印,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路线图”和“坐标系”。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履历。作为党员干部,由于共同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的“孵化”,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特殊“履历”。这种特殊“履历”,实际上是共产党人精神特质的“基因谱”和“宣示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搞清楚“我是谁”,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认清自己的特殊身份和责任,谨记自己的特殊“履历”,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做一个永志不忘“家门”、终生奉献“家国”的共产党人。党员干部谨记自己的特殊“履历”,最主要的是把握好七个“关键点”。
一是自己姓什么——时刻谨记自己姓“马”,是马克思主义忠实的信仰者、传播者和实践者。姓名是履历的第一要素,虽然它只是人的识别符号,但蕴含了人的价值理想和人生追求。一个人无论是张三李四王五,只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都姓“马”了,就都是马克思主义的“门生”和“信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寻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我们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从在党旗下宣誓起,也就把马克思主义写进了自己的信仰中。姓“马”,最重要的是信“马”。要虔诚的“信”,始终不忘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矢志追求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带着感情和责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把握“真经要义”,掌握“看家本领”,无论遇到任何干扰冲击,都不能有半点将信将疑,也不能有丝毫心“马”意辕,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要纯粹的“信”,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法宝”,努力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之“的”,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做到“冷眼向洋看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要彻底的“信”,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也无论是高潮低潮,都矢志不渝、初心不改,自觉抵制“过时论”“渺茫论”“失败论”等错误思潮的干扰,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所从容”。
二是自己出生在什么年月——时刻谨记自己出生在中华民族大步走向复兴的年代,是时代的“幸运儿”和“弄潮者”。出生年月是人生的起点,每一个人从母腹中呱呱落地时“哇”的一声啼哭,就拉响了人生的“启航笛”。尽管每个人的出生年月不尽相同,并由此烙印着不同的生命“年轮”,但党员干部要从更深的层次去理解和看待:自己无论是“70后”“90后”还是“00后”,也无论是“狗”娃还是“羊”妞,都有一个共同的出生年月,这就是都出生在民族复兴的年代,出生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生逢“盛世”,最重要的是共举“盛事”。谨记自己这个特殊的“生辰”,就要时时展示出“革命者永远年轻”的飒爽英姿,始终保持火热的奋斗激情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不退缩、不服输,敢于越“娄山关”、破“腊子口”,做一名“踏遍青山人未老”的不懈奋斗者。就要时时焕发出“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进取风貌,始终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任何风险挑战面前不胆怯、不懈怠,敢于踏“地雷阵”、闯“荆棘林”,做一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敢冲锋者。就要时时迸发出“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热血豪情,始终充满对党的赤诚之心和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在任何风浪考验面前不动摇、不偏向,敢于亮“七尺剑”、打“血刃仗”,做一名“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无畏奉献者。
三是自己的籍贯在哪里——时刻谨记自己的祖籍在中国,是一个无上荣光的炎黄子孙。籍贯是血脉的衍生之地、情感的寄托之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祖籍,都有自己牵挂的故乡。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就应该跳出狭隘地域的局限,不仅要记住自己的“小家乡”,更要记住自己的“大家乡”,把泱泱中华看成自己的祖籍,把巍巍华夏当成自己的故乡。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记住自己的籍贯在中国,就要突破“家乡情”对自己的牵绕,提升祖国在心中的位置,进一步明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自觉做到大“家”重于小“家”,不仅要眷念家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更要把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看得“重千钧”,从而永远保持一颗不变的“中国心”。就要突破“巴掌山”对自己的遮挡,增强全局在心中的分量,进一步形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自觉做到全局重于一域,不仅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更要做到“计利当计天下利”,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大局、维护大局、促进大局。就要突破“小圈子”对自己的束缚,拓展事业在心中的空间,进一步修炼“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的品质,自觉做到责任重于泰山,不仅要讲“家乡情结”,更要具有“家国情怀”,杜绝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的歪风,从而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政治生态。
四是自己的政治面貌是什么——时刻谨记自己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过誓,是一名立志为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员。政治面貌是一个人最本质的身份特征,共产党员称号是党员干部身份中最闪亮的“名片”。进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就意味着担当了“当先锋”“打冲锋”“做牺牲”的责任。人们常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材料,就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风骨、气节和胆魄。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最重要的是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把解答好“入党为什么”“为党干什么”作为终身课题。解答“入党为什么”课题,就要清醒认识入党不是为了追赶时髦,也不是为了装饰门面,更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自己在人生目标上多一些“登高”的追求,在服务人民上多一些“关情”的责任,在危难时候多一些“逆行”的勇气,在为人处事上多一些“克己”的底线,从而造就无愧时代、无愧人民、也无愧自己的精彩人生。解答“为党干什么”的课题,就是要清醒认识入党后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得过且过,更不能“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而要努力当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筑梦人”,当好带领人民砥砺奋斗的“拓荒者”,当好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当好维护党旗尊严的“护旗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斗角士”,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
五是自己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时刻谨记自己的职业是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民公仆”。职业是施展才华的平台,是放飞理想的空间。不同的职业成就不同的人生,托起不同的梦想。作为党员干部,虽然我们的职业岗位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职业称号,叫“人民公仆”。“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履行好“公仆”职责,就要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真心实意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当老师、当“长城”、当“上帝”,不仅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而且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不仅要诚心为人民谋利,而且要虚心拜人民为师;不仅要敢于“为民作主”,而且要善于“让民作主”,真正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清醒认识权力是一件“公用品”,不能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是一份“责任书”,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是一把“双刃剑”,要时刻织密监督的“天网”;是一件“身外物”,不能被它一时的光环所迷惑,真正做到“许党许国,报党报国”。就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真心实意纾民困、解民难、排民忧,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搞急功近利的显绩工程,不搞昙花一现的“盆景”工程,真正做到“敢作敢为,善作善为”。
六是自己是什么样的学历——时刻谨记自己随时面临“本领恐慌”的危险,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在读小学生”。学历是一个人学识水平的标签,但不是标准。在实践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今天,“文凭并不代表水平”已成为社会共识。毛主席早就说过,每个人的知识“店铺”要经常“进货”,不然就会开不下去。习近平总书记也深刻指出:“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因此,虽然我们党员干部都有不同的学历“招牌”,有的是博士,有的是硕士,有的是本科,但那都是“过去时”。现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学历,那就是“学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在读小学生”。当好小学生,就要时刻保持对学习的虔诚之心,始终对真理“高峰”和知识“海洋”充满由衷向往,时时保持“求知若渴”的冲动、“悬梁刺股”的自觉、“不耻下问”的胸境,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冷清和“独上高楼”的寂寞,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意真情切。就要注重磨练对学习的持久韧劲,不惧怕“学海”的无边和“书山”的险峻,努力养成“钉钉子”钻劲,培养“马拉松”耐力,发扬“磨刀石”精神,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尽管“消得人憔悴”也情愿,真正做到锲而不舍,永不停歇。就要努力培养对学习的灵感悟性,时时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和对“真谛”的追寻,努力培养“触类旁通”的敏感、“沙里淘金”的能力、“心有灵犀”的灵性,善于在学习和实践中“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找到真谛,真正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的掌握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练好履职尽责的“几把刷子”,走出“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七是自己有哪些工作经历——时刻谨记自己必须时刻听从党召唤,是党“拧”在哪儿就“钉”在哪儿的“螺丝钉”。工作经历体现着一个人成长的“足迹”和进步的“轨迹”,是履历中最“耀眼”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经历,都把过去工作过的地方和单位看成自己事业的“出发地”,成长的“根据地”、记忆的“黄土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党员干部要当好“奋斗者”,做好“答卷人”。因此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自己在哪些地方工作过,干过哪些岗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不是真正履行了造福百姓的责任。要做一颗闪光的“螺丝钉”,就要谨记自己在工作中应有的“角色”定位。要谨记自己是全局“大棋盘”中的“一粒子”,无论当“将帅”、作“车马”、还是为“兵卒”,都要心安理得、尽心尽力,做到善于讲大局、破残局、开新局,努力为走活“一盘棋”贡献力量。要谨记自己是党员先锋队的“一份子”,无论是进与退、沉与浮、得与失,都要宠辱不惊,心怀坦荡,做到敢于跳“糠萝”、走“低处”、上“一线”,努力为党的“一面旗”增光添彩。谨记自己是事业“大厦”里的“一块砖”,无论是打“基脚”、砌“墙面”、还是作“梁柱”,都要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做到安其位、尽其能、显其用,努力为建好“一座楼”提供支撑。谨记自己是单位“大家庭”中的“一成员”,无论是对长辈,对同辈,还是对晚辈,都要以“情”相待,视若亲人,做到知冷暖、共忧乐、如手足,努力为实现“一家亲”倾情出力。
党员干部以上这些特殊“履历”,蕴含着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流淌着共产党人的“红色血液”,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在新时代征程中砥砺奋进、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特殊“资本”,也是我们党能够受到人民衷心拥护、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独特“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一个政党、一个党员也应如此。党员干部谨记自己的特殊“履历”,目的就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人生重大课题。因此,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谨记自己的特殊“履历”,不忘自己的特殊职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努力为自己的“履历”增添新的亮色,为自己的“履职”增添新的光彩。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巡视员)
来源:红网
作者:李湘舟
编辑:刘艳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