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观潮快评丨人间四月天,重塑一座英雄城
2020-04-08 11:51:43 字号:

观潮快评丨人间四月天,重塑一座英雄城

这是2020年4月8日早上的武汉长江大桥桥头。新华网 陈有军 摄

时隔76天,蛰伏1824小时,从凛冽寒冬到春暖花开,被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暂停键”的武汉重新打开城门。武昌火车站又响起了熟悉的播报声,路上过往车辆、行人渐增,越来越多的临街店铺开门迎客,市民的生活正在回归轨道,城市里的“烟火气”正在复苏。

4月8日零点钟声敲响,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汉人员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武汉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城市,成为十四亿人心头的萦绕。她是遭受病毒侵袭最严重的“震中”,这座英雄之城和她英雄的人民经历了旷古未有的伤痛。我们赞美武汉人民,赞美这座城市深蕴的内力。“封一座城,护一国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他人,在与肆虐的病毒殊死搏斗的76个日与夜,900万武汉市民宅家坚守。每扇紧闭的门窗背后,都是一场无声的战斗。我们要感谢援鄂战士,感谢那些昼夜不息的外援。从“封城”走向“解封”,一批批医护人员、建设工人、人民警察,千里赴汉,争分夺秒……他们都是武汉抗疫的中坚力量,用自己的方式为疫区“出力”,书写了一个又一个传奇。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疫情防控中的失职渎职者,对于缺乏担当、在其位不谋其政、形式主义等问题,严肃查处、严惩不贷;重新审视社会治理中的不完善,对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的信息不畅、监管漏洞,积极研判、推动整改。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疫情,没有人敢“拍胸脯”保证,从一开始即做到毫无纰漏、万无一失,而这些“顽疾”正是党中央全力整肃的,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无数次直指要害的。

所幸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应对,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等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我们的政治制度优势、中西医结合优势等,坚决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阶段性成果,给出了一份让人民安心的答卷,为全球抗疫树立了样板。我们应庆幸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生活在新时代,我们一定要将这些成功经验内化为精神之力、民族之力,在坚决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方面,进一步攻坚克难、不断前行。

我们还应看到,从最开始的恐慌,到疫情渐趋稳定,企业停工、工厂停产、学校停学,光谷广场和汉江大桥热闹不再,珞珈山与黄鹤楼一度黯然失色,武汉人民付出了太多。今天的武汉已渡过“至暗时刻”,我们当以更包容的心态迎接他们,与他们共抓复工复产,同防“愈后复阳”与无症状感染者,携手面对可能出现的大小风险,帮助他们闯关夺隘、走出阴霾。

解封不等于解防,城门打开并不意味着警报解除,一场新的大考正在等待着我们。当前国内疫情防控风险已从大规模爆发向迁延散发转变,防控策略已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在此背景下,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因离汉通道解除导致疫情反弹逆转,逐渐开放、有序管理应成为武汉重启的关键词。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抓紧抓实抓细,对疫情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做到科学精准、“防”“放”并举,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除“封城”,打破隔离,樱花吐蕊傲放,街头车水马龙,江城今春格外惹人怜爱。复苏重启的武汉,请带上你的乐观从容,与全国人民一起继续并肩战“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社会经济秩序,还一个“疫”后重生的新武汉。

来源:红网

作者:​观潮的螃蟹

编辑:田德政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