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村春如画。岁月记忆摄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系列谈之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九十里是量变,最后十里才是质变。
中国的脱贫攻坚,也如“跬步至千里”“小流成江海”,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蕴含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内在逻辑。
消灭贫困,看似“乌托邦式的梦想”,正在2020年的中国变成现实。作为脱贫攻坚任务大省,湖南在全国“统考”中,表现不俗。
3月2日,20个贫困县摘帽,标志着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湖南迎来扶贫开发史上“里程碑”时刻。
收官之战,如何将剩下的19.9万贫困人口彻底“清零”,加速“贫困存量”清盘?如何拿到钥匙,完成量变到质变?
3月18日,中共湖南省委第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发布公报,其中包括“一鼓作气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19.9万变“0”,质变之钥在政策。政策高位推进,解难纾困,堪称民心“定盘星”。
回顾近年,省委省政府凝神聚力“脱贫攻坚”,无不强调“科学决策、实事求是”。
省委书记杜家毫、省长许达哲带头“三走访三签字”,遍访51个贫困县;杜家毫6次与贫困县县委书记座谈,了解民情,调度进程;省领导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上阵,给“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授予最强政策“子弹”。
贫困“清盘”,科学决策不仅指向“两不愁三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也指向低保、医保、特困供养等兜底性保障。
贫困“清盘”,更需要“送上马,扶上路,走几程”,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坚持“回头看”“挂牌督战”,使“清零”获得长效机制的保障。
19.9万变“0”,质变之钥在首创之为。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弱项,体现首创之地的治理效能。
“到2020年,稳定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是政策为“两不愁三保障”绘出的美好蓝图。
而政策落地,关键在“施策”。只有产业、就业、资金、教育等多方协同,补齐短板弱项,方能毕其功于实际,谋其益于长远。
补齐特困群体帮扶短板,“全面小康一个都不少”。贫困存量要“清盘”,“关键少数”最关键,落实特困群体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等兜底性保障,是关键中之关键。
补齐特困群众增收短板,拓宽多种扶贫路径。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产业扶贫解决“增收难”,就业扶贫解决“就业难”,易地扶贫解决“住房难”,教育扶贫解决“上学难”,健康扶贫解决“看病难”、电商扶贫解决“销售难”、生态扶贫解决“环保难”……堵点难点解决了,收入增加了,“19.9万”就往“0”靠拢了。
19.9万变“0”,质变之钥在化解风险。防止疫情影响减贫进程,就要善于化危为“机”,走出“风暴眼”。
2020年开春鏖战,面对疫情、贫困两个“悍敌”,湖南省委常委会迅速出台“十条措施”,统筹推进战“疫”战贫“双胜利”。
返岗稳岗,“务工人员专列”从三湘四水“点对点”驶往就业地。扶贫项目复工复产,机器声隆隆。
农产品“卖难”“买难”“运输难”,省商业厅、湖南电商助力其“出村进城”,破解“疫”中农产品滞销。
信息化助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红网运营“湘农荟”上线,蔬菜、水果、禽畜走上“云端”,价格亲民。
各县市区一把手直播“带货”,“父母官”扶真贫、真扶贫,感动的不止乡村。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2020年余下不足300日,唯有握指成拳,攻城拔寨,将贫困“清盘”,提高全面小康成色。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从19.9万变“0”,数字“清零”背后,将是脱贫攻坚质的飞跃。春天的花鼓奏响,田野升起希望,东风来,柳絮飞,跫音响,三月的春帷已揭,乡村迎来巨变的模样。
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系列谈:
来源:红网
作者:管风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