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梅走访贫困户。
刘梅是邵阳县委宣传部驻金称市镇社田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也是全县399个扶贫工作队中为数不多的女队长。这几天,市级检查组刚走,但刘梅丝毫不敢懈怠。对驻村扶贫已达7年之久的她来说,真正的考试则刚刚拉开序幕。从12月1日起,省年度考核和摘帽评估即将启动。这意味着,在脱贫攻坚这场大考中,刘梅及其所在的工作队,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即将揭晓。(11月24日红网)
人们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在脱贫攻坚战中,“巾帼”同样不让“须眉”。在扶贫攻坚的一线,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女战士”,他们里外都是让人称赞的“一把手”,而在刘梅的扶贫工作中,我们看到的是这张历时7年的“扶贫答卷”背后的“精彩”。
扭转“等靠要”,迈出第一步的“精彩”。开始走向扶贫一线,刘梅听到最多的是“队长,你这次带了多少钱?”“能不能帮我老婆申请个低保?”“我家起房子帮我贷点款?”……这也让刘梅深刻认识到,扶贫先扶志,既要送上温暖,更要传递志气,真正扭转人们的“等靠要”思想。面对扶贫的第一道难题,刘梅并没有退缩,相反,在说土话,拉家常,认亲戚,交朋友的过程中,她逐步融入了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自然也更好做群众的工作,在一点一点地改变他们的思想,让“等靠要”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摘除”,迈出了扶贫攻坚的第一步。
找准“金点子”,攻坚克难写“精彩”。扶贫工作不能只是焕发贫困群众的精气神,还需要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去增强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让他们尝到扶贫的“甜头”,而要找准扶贫的“金点子”,就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既要对贫困群众的现状更了解,也需要对扶贫项目能否与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对接,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期短,见效快,利益可观的牛蛙养殖,就成为了攻克这个贫困难题的一个“起点”。
打趣“双突出”,最后关头守“精彩”。 “工作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的“双突出”是刘梅对自己的打趣,但是我们也能够看到在这最后的紧要关头,她想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顺利完成,“不能当逃兵”是她的承诺,也是用行动兑现着自己的扶贫初心。
7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了这份“扶贫答卷”的厚重;7年如一日的奋斗,让我们看到这份“扶贫答卷”的精神;7年如一日的守望,让我们看到这份“扶贫答卷”的精彩。用7年的时间书写的是对扶贫工作的责任担当,也要“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她用7年的行动撑起扶贫的一片蓝天,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更多的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明月
编辑:刘艳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