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11月1日 《人民日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一点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从根本上而言这就是始终坚持人民中心这个思想,把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起,也是对“执政为民”的深刻诠释。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历史的必然。古往今来,能够把“民”放在首位的国家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貌,反之亦然。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更能够让我们看到,不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还是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正是因为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历史的发展告诉着我们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够推动中国历史的前进。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工作的前提。站在具体的岗位上,干部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群众?是颐指气使的“官老爷”,还是俯下身子的“服务员”?前者让干群疏远,甚至产生矛盾;后者让群众亲近,甚至帮助干部工作。显然,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思维,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想问题、办事情,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时代的需要。站在新长征的路上,面临更多的新问题,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如何才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之中脱颖而出?显然需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既是时代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建设者,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只有立意高远,目标坚定,才能够在前行的过程中凝聚更强大的人民力量,攻克前行路上的艰难险阻。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明确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也是对“民为邦本”的深刻诠释。要更好地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需要党员干部强化“公仆意识”,立足岗位,把服务群众的每一件大事小情做深做细落实,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以干部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来源:红网
作者:靖蓝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