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在衡阳调研宣传思想工作时强调,要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有利契机,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分解、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牢牢扎根。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流淌、绵延不绝,在时代的场域里扎根生长、释放能量;爱国是最纯粹的情感表达、最朴实的行动宣言、最高尚的精神源泉。我们要用行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地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和担当之中,不管何时何地,爱国主义教育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从历史深处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 正如张宏森部长指出,衡阳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城市,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十分丰富。要加强对罗荣桓故居等革命历史纪念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保护和使用,拓展方式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在故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革命先辈每一步前行的艰难和坚定,他们心中根植着“国”的信仰,从而无所畏惧,用一个个闪光事迹为我们点亮爱国教育的“火种”。
在课堂内外传递爱国教育的“火炬”。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创建文明城市一体化推进,拓展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功能,深化“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使用,在“两中心一平台”建设上探索经验。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爱国主义教育也不能局限于一方小小课堂,而要与时代对接,应用好网络这个大课堂。在新的学习平台上用更多的学习方式,将爱国主义“火炬”传递得更快更远。
用工作实践燃旺爱国教育的“火焰”。 要着力在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着力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补齐基层工作短板,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喊口号,更不是纸上功夫,我们要把爱国主义融入具体工作之中,在实践中践行,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的表达方式很多,有“岳飞精忠报国”,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每个爱国时刻构成了国家历史,书写了国家精神,也成为我们的精神旗帜,激励我们在不断涵养爱国之心的过程中,把浓浓的爱国之情化为为祖国奉献的绵绵之力。
来源:红网
作者:婧蓝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