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长沙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现场观摩推进会召开。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在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奋力开创长沙乡村振兴新局面。(10月27日《湖南日报》)
实践证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村庄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
今年来,长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点,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打开了“三农”工作新局面。全市16.1万处小微水体管护责任全面分解;新增垃圾分类减量村347个,村覆盖率提高至92.8%;全市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15.4万户,实现旱厕清零。数据是最好的说明,成绩得来非一日之功。总体而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强力攻坚,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乡村振兴各项硬任务落实见效,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必须加大对重点部位、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治理力度,使村庄环境在已有基础上实现新提升、新变化。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在提高认识、强化职能上求深化;进一步加强“脏乱差”治理,在增添设施、夯实基础上求深化;进一步推进常态治理,在创新机制、完善体系上求深化,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转变理念,变“要我整”为“我要整”。做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项惠民工程,仅靠政府大包大揽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坚持群众主体地位,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广大群众是环境整治的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只要在政策鼓励驱动、美好愿景激发下,他们建设美丽家园的热情和智慧定会得到空前的释放。要发动群众,从把家里的垃圾打包入垃圾箱起步,从将门前屋后的乱堆乱放整理有序开始,从爱护门前路旁的一花一草入手,从将出店经营的商品回归店面做起,切实把城乡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喜人变化,自然会积极主动投身环境整治活动中。
审视现状,明确方向,做到认识不偏位、目标不动摇、工作不手软、劲头不松懈。纵深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务必强化责任落实,在提高认识、强化职能上聚力;务必抓好风貌塑造,在体现特色、提升水平上发力;务必突出典型引路,在示范带动、创先争优上助力;务必提高文明素养,在发动群众、人人参与上引力;务必推进常态治理,在创新机制、完善体系上着力。当然,强化督查考核,以最严的措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紧盯作风不懈怠,是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落在实处的保证。
农村人居环境齐整治,刷新三湘高颜值。让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深入扎实地推进工作,努力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局面,为建设幸福湖南、美丽湖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张忠德
编辑:陈晓丹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