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中国,书香新丝路。
7月27日上午,由国家新闻出版署、陕西省人民政府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西安市举行。
书博会,是对中国书业近年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如今的书博会已由最初单一的图书交易活动,发展为融出版物展销、信息交流、行业研讨和倡导全民阅读等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盛事。在这场文化盛典中,图书无疑是主角,而其所具有的出版风向标作用尽显无遗。
聚焦历届书博会,大体看来:一方面,主题出版引人注目,传统文化图书热度不减,公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氛围愈发浓厚,尤其是新时代阅读之声更加动听,另一方面,数字出版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多元、融合、转型越来越成为出版机构寻求发展的业务核心。
第二十七届书博会,为期四天,展位总数2700个,展出面积5.2万平方米,参展图书品种25万种,新书达到15万种。
第二十八届书博会,展会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展出新书23万种,举办各类活动数百场,现场促成交易8112万元。
本届书博会,同样还是为期4天,共吸引1200多家单位参展,零售出版物达20余万种,馆配出版物12万多种,参展单位数量、展览面积创历届之最。
规模“一届更比一届大”、交易“一届更比一届多”有力传递出,出版业的未来不是梦,明天会更加美好。关键就要走稳路、迈好步。
从湖南的情况来看,城市阅读指数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相关方面的大数据则显示,湖南人均一年读纸质图书已过10本。这样的阅读需求,加之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强省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支撑着出版业大干快上。
与湖南人阅读需求相匹配的是,改革开放40年,出版湘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中国出版改革的大潮中,不仅跑赢了大势,而且引领了时代,2016年排名全球出版企业五十强第六,2018年零售市场码洋占有率全国排名第二,在地方出版集团中排名第一,不仅在出版领域树起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新标杆,也为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当然,已经站在高点上的“出版湘军”要迈向新的更高的高点,意味着要有更笃定的坚持、更大胆的创新,不断寻求自我突破,实现自我超越。
坚持什么?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为出版工作举旗定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恪守“为人民立言、为人民放歌”的初心,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书写新时代,用精品好书滋养梦想花开。
创新什么?面对全球数字化浪潮,要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技术手段,在数字出版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上要敢于亮招、大胆发力,务求在出版经营理念、组织形式、生产流程等方面不断实现转型升级。
最是书香能致远。当西安遇上湖南,“出版湘军”与这块汇集十三朝风雨的文化沃土间显然已擦出密集的火花。就在本届书博会开幕之时的媒体见面会上,作为“出版湘军”领军人物的龚曙光坚定表示,接下来的时代自己仍坚信并坚持内容为王,继续沿着前辈们定下的“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这一宏伟战略,走好原创之路、精品之路、创新之路……
从“能吃辣椒会出书”到“催生创造,致力分享”,龚曙光见证了“出版湘军”的辉煌,这家老牌文化国企真正变成了一艘航空母舰,创造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南传媒模式”,他的思路与出版业走深走远的现实紧迫要求可谓一拍即合。
相信,有这样的“一拍即合”,湖南出版就一定能从高点走向新的高点,继续走在全国出版业的前列。
文/向往神鹰
来源:红网
作者:向往神鹰
编辑:陈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