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交代的事,能干60分就别干61分。”“平常表现不落后也不冒尖,占个中间最好。”“别在工作中较真,差不多合格就可以。”
身边常听到少数老同志向年轻干部“传经送宝”,一本正经、苦口婆心地“教育”年轻干部做“60分先生”,意思说干工作随便出下力、保证及格、差不多得了。但是,争先创优是党员干部担当尽责的目标导向,做“60分先生”让人听了总觉得不是滋味。
一般而言,工作中好好表现、争取进步,能干多好就干多好、能有多大本事全拿出来才是正确画面,“60分先生”画风明显超出脑洞。古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看起来,个别党员干部不想当“出头鸟”有其合理面,契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忠厚老实的特征表现,似乎“低调做人”、本分守己并无过错。实际上,这构不成办事服务、履职尽责求合格线的理由,要知道群众获得感多与少、完全取决于党员干部工作水准高与低。所以,“60分先生”根本站不住脚。
管理学有个“0.01效应”,说以1为基数,少0.01是0.99、多0.01是1.01,两者相差不大;经过365次方后,前者变成0.03、后者才是37.8,此刻差距上千倍。同理可知,“60分先生”出力不使全力、马虎不爱认真,与精益求精、追求“百分百”的实干作风格格不入,在一两件工作上感觉仿佛并无大碍,然长此久往弊端必定显现出来,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看来,“60分先生”图了自个舒服,却误了工作质量,害了百姓利益。
“60分先生”应受到谴责,因其光考虑自己“敛收锋芒”留后手,歇歇脚、松松劲,忽视以工作发展和群众利益为本的大局。何况,此等扭曲价值和错误意识,同党性理念、政治品格截然相悖,必定玷污党员干部队伍形象,势必不能由其任性蔓延、传染开来。
当然,“60分先生”有其自身不愿真担当、真作为的精神“疾病”因素,但同少数地方和单位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关联甚大。比如有的“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以致干得好的人只会干得越多,反而不会干的人无事可干;再如有的把能干者贴上“顶杠”标签,甚至“鞭打快牛”、权责失衡、赏罚不明。凡此种种,滋生下属同志既不想挨骂、也不想得奖的矛盾心理,于是只能中规中矩“不显山、不露水”,平平淡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足见,改变“60分先生”的思想,还须立起权责对等、奖先惩后的规矩。
《传习录》中,有人问如何做到“惟精惟一”,王阳明以米打比方,米纯净纯白是“唯一”,没有舂簸筛拣的“惟精”功夫,米就不可能纯净纯白。为人贵在求精锻造,才能练就非凡本领,而这又能实现人生升腾。相同,党员干部秉持初心、担当使命,定然得摒弃“60分先生”意识、涵养“惟精惟一”理念,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做老实人才能干出组织高兴、群众满意的实事好事。
文/段官敬
来源:红网
作者:段官敬
编辑:刘艳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