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攸县新农村建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自古以来,人们对绿水青山的人居环境之向往和对诗意般美好的生活追求从未停止过。
2018年2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指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开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既然顶层设计已定,那么相应的资金来源和给予怎样的项目政策支持等,都应该不是基层实施者所要操心的问题。作为实际操作者的地方政府重点要考虑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要把心思放在怎样才不会把国家有限的资金白白浪费,切实做到一分钱能收到一分钱的实效,不搞表面不做秀。
一、找到问题是前提。
根据我多年的农村生活经历和基层工作经验,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人畜粪便随意排放。近三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全国涉农资金整合优化试点工作,我们以田、土、水、路、林综合建设为手段,以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生态保护为平台,大力推进农业农村高速发展。因此,我对于农村人居环境之现状较为熟悉。
以前,农家每户都有粪池,粪便先入池沤制后,然后再施放到各自的田间地头。现在,笔者所到之处农户基本上都不设粪池,人畜粪便对房前屋后的沟渠直接排放。通常是,隔沟相望的两条居民线后家的饭桌对着前家的粪便排放口。不仅污染水源还影响进食的胃口,着实不雅。
其二,生活垃圾随手扔放。当前,一次使用的生活用品较多,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令人奇怪的是农户房子的前面反而看不到以前所设的垃圾坑,垃圾随意扔到沟渠和路边。
尽管每个镇、村都设有相对集中的垃圾箱,但是真正入箱的垃圾并不多,而且垃圾处理的方式大多是简单焚烧,如此,既污染了生活环境,更浪费了有效资源。
其三,房前屋后杂草丛生。过去男女对象时互访人家,都会到对方房前屋后走一圈,看看周围的杂草是否铲除干净。将此事作为评判这户人家是否行事讲究的基本标准。另外,大家都知道,污水草丛是蚊蝇主要的繁殖和藏匿场所。而蚊蝇又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因此,日常清除房子周边的杂草杂物是消灭蚊蝇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方式。
二、解决问题是关键。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既然找到了问题之所在,看到了河中之鱼,那么结网捕鱼势在必行。如何结网、结什么样的网才能捕到更多更美味的鱼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是扬汤止沸以应付检查,还是釜底抽薪一劳永逸呢?显然,都会认为后者是最好的。但前者轻松简单,后者劳神费力。
笔者目前所见到的基层工作,多数依然停留于做表面文章之阶段。检查来了,请几个人和几台挖掘机清理清理,以此应付检查。之后,涛声依旧。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所说的粪就是指每家每户都有的农家肥料。农肥既是最好的绿色环保肥料,又是传统的长效基肥,对于作物生长和土壤改良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笔者多年的观察和了解,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在于农肥必须归田,这才是釜底抽薪的好招数。
农村不同于城市,目前城市产生的粪便和垃圾等大多是经过处理后再拉到农村去消化。而农村产生的粪便和垃圾在数量上远大于城市,且无去处,只能够自身消化。
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每户或相邻两三户间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化粪池。将人畜粪便、可分解的生活垃圾、周边杂草等置于池内沤制后,再施放到自家的农田菜地。如能和沼气能源的建设合二为一,那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仅仅停留于清洗、清除和清扫的初级阶段只能是治表不治里,达不到根除病根的目的。只有将农村人居环境污染从源头解决,方能长治久安。这样一来,既解决了人居环境影响之困扰,又能够吃到没有或少施化肥的绿色健康食品,一石二鸟,一箭双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形成制度是保障。
《孟子·离娄上》中说:“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任何事情单凭自觉和劝导是行不通的,必须以道德范畴以外的制度和法律来规范。
要保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能旷日持久,则需制定相应的乡规民约或地方法规来规范和制约人们的行为。规约内容必须有五:
一是规定每户必须将粪便、垃圾和杂草入池处理后,拉入农田菜地施用。
二是建立评比奖励机制,将年评、季评和月评相结合,给予相应的先进者奖励和违规者处罚。
三是成立一支巡查和违护队伍,主要负责违护日常清洁以及查处违规的人员。
四是实行岗位责任制,镇、村行政主官为第一责任人,其成绩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五是建立管护和奖励基金,资金来源采用从专项治理资金中按比例提取和从社会募集相结合。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改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是全世界最普遍关注的话题。政府、社会和个人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共同携起手来把我们的生存生活之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让诗意和远方不再是遥遥无期的梦想,而是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文/刘懿波
作者简介:刘懿波,男,湖南网络作协会员、益阳市网络作协副主席、湖南省红网《论道湖南》品读专栏优秀作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益阳市作协会员。
来源:红网
作者:刘懿波
编辑:刘艳秋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