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朗读者·红色家书②:骄杨风骨杨开慧
2019-07-05 12:37:17 字号:

朗读者·红色家书②:骄杨风骨杨开慧

【编者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常言道“家书抵万金”,离家之人最盼家书,而生离死别关头的革命家书,石破天惊,尤为动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品读栏目特别策划“朗读者·红色家书”专题,采撷最有力量的红色家书,挖掘时间深处的生命故事和家风传递,寻找革命者精神、意志、情感的源泉。

今日品读:杨开慧致堂弟书——《说到死,我并不惧怕》。

12a1-hxhyium6756746.png

杨开慧与儿子毛岸英、毛岸青合影。资料图

7月初的板仓,小暑将至,暑热已来。白云映衬在蓝天的广阔背景下,玉兰花阵阵飘香,小镇居民气定神闲地忙碌。一切显得生机盎然,又不失安宁闲适。

这样的情景,或许正是89年前杨开慧烈士就义时心中坚信的未来。夏日骄阳照射“骄杨”屋场,板仓的女儿、毛泽东同志“亲爱的夫人”,留给当代人一份怎样沉甸甸的遗产!

在“板仓杨”故居卧室和天井旁,那些粗粝土砖墙后面,1982年曾发现杨开慧藏匿在墙缝里的7篇手稿。这批手稿写于1928年10月至1929年6月间,包括《偶感》《见欣赏人头而起的悲感》《自传》等文字,还有两封未及发出的家书。

QQ??20190703160325.jpg

杨开慧致堂弟家书真迹。丹凤摄

“我好像已经看见了死神——唉,它那冷酷严肃的面孔!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

如此惊人文字,出自1923年3月杨开慧致堂弟杨开明家书《说到死,我并不惧怕》。书信坦陈死亡,嗅得出血腥气息,惊心动魄间,昭示着“革命就是流血牺牲”的真相。

因时局凶险,通讯阻隔,这封“遗嘱样的信”最终未发出。而沿着这封家书,我们隔空走进杨开慧烈士心灵,惊遇她娇弱身躯里迸发的骄杨精神、崇高品格。

1957年,毛泽东曾在《蝶恋花·答李淑一》中痛言:“我失骄杨君失柳”。章士钊曾问毛泽东何为“骄杨”,毛泽东回答:“女子为革命而丧其元(生命),焉得不骄?”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位女党员,杨开慧不仅是“毛泽东夫人”,更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一个“骄”字,透露出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思念和礼赞。

?????????.jpg

毛泽东与杨开慧。资料图

她的“骄”,是对革命的忠贞。心中有信仰,脚下更坚定。她跟随毛泽东从长沙到上海、武汉、广州,投入忘我的革命工作,奉献全部热情,哪怕为真理而死,也有视死如归的乐观。

她的“骄”,是对爱情的忠贞。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她没有与毛泽东脱离关系换取自由,而是毅然选择死亡。留下“死不足惜,但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牺牲小我,成功大我”的遗言。可以说,杨开慧对毛泽东忠贞不二,情深似海至死不休。

而“骄杨”之“杨”,语意双关。一是代表姓氏,二是代表杨树精神。《诗经》曾写:“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东门之杨,其叶肺肺。”大风起,枝繁叶茂的杨树发出“牂牂”声响,无比壮观。

杨树不择土地,生长于大江南北,高大挺直,经风霜雨雪而不摧,实在像极了杨开慧的品格。

她的精神高大挺直。父亲杨昌济是北大教授,作为名门闺秀,她从小习得一手娟秀毛笔字,古诗文造诣高深。开明的父亲也培养了她的进步思想,她接受西学,剪短发,投身学生运动,虽然外表柔弱,内心却无比强大。

QQ??20190703161358.jpg

板仓杨开慧故居夏景。丹凤摄

杨开慧纪念馆陈列着她从8岁到29岁的手迹,娟秀字迹如行云流水,令人拍案称道。如果不是为革命牺牲,她的未来,或许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

而从砖缝里的7篇手稿中,我们又看到一位敏感多思的文人。

致堂弟家书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她已预感到死亡气息,“我是一个弱者仍然是一个弱者!好像永远都不能强悍起来。”这是一个女人对亲人的临终告白,满纸悲伤,震颤心灵。

白色恐怖笼罩着板仓,杨开慧肩负照顾母亲和孩子的重担,与丈夫已分别一年多,离别时给他打的草鞋,也不知穿烂否。

“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

她为革命抱定必死信念,却为家人而忧伤。她如同一只折翅的大鹏,被孩子和家事锁住。作为一名革命者,她不甘心,时不时地“都想哭了”;而作为一位爱人,她深感与毛泽东“共一个运命”,“成全丈夫的伟业,让他后顾无忧”,是她支持革命的另一种最好方式。

杨开慧牺牲于1930年。惊闻噩耗,毛泽东寄信给杨家:“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她给世人留下不朽的“骄杨”精神……

QQ??20190703162112.jpg

骄杨精神激励后人。丹凤摄

七月风吹过“板仓杨”故居,屋后山林卷起一阵绿色波涛。一群湖南农业大学的学子正在党旗下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战火硝烟已经远去,和平年代如何看待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精神财富,如何看待信仰与牺牲?

这也许是个开放的答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攀登,但无论哪种答案,“不忘初心来路,牢记强国使命”是每个人必须肩负的无悔“长征”。

倒在长沙识字岭外的杨开慧,闪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那是建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这一棒,如今已经交给21世纪的年轻人。“骄杨精神”启发人们认识:恪守初心,忠于信仰,牢记使命,中国一定会因你更强大。

文/摄:陈晓丹 朗读:邱韵 音频编辑:曾慧 合成:唐盈

朗读者·红色家书系列文章:

朗读者·红色家书①:生若夏花向警予

来源:红网

作者:陈晓丹

编辑:陈晓丹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