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走新路,春雨润湘西。近日来,央媒聚焦,多层面探寻湘西州扶贫新路子,推介精准扶贫“湘西经验”。
精准扶贫“湘西经验”,铺出一条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务实之路,蹚出一条不畏艰险、披荆斩棘的探索之路,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之路。这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真抓实干,冲锋在前;离不开群众的众志成城,积极参与;离不开“绣花功”的努力,啃“硬骨头”的决心。
精准扶贫是真抓实干的题中之意。“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精准扶贫需要做大量艰苦的调研工作,需要做认真细致的分析工作,需要做特别考验韧劲和毅力的接力工作,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决心和韧劲,勇气和智慧,组织力和号召力。党员干部当好“排头兵”“领头羊”,才能确保精准扶贫实效。就如同灌溉,“大水漫灌”虽然省时省力,但效果不佳,而且有懒政之嫌;“精准滴灌”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益,虽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确实值得。
精准扶贫,关键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精准扶贫就要通过干部带动,激发群众热情;通过产业扶贫,增添内生动力;通过因地制宜,磨砺脱贫攻坚“金刚钻”。要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持续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紧密党群干群“鱼水之情”。只有把工作做到贫困群众的心坎上,让贫困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激励他们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汇聚起磅礴动力,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精准扶贫要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脱贫攻坚不能搞简单粗暴的“一刀切”,也不能搞看似热闹的“一锅煮”,更不能搞脱离实际的“大呼隆”,需要结合致贫原因、发展短板、当地资源禀赋等因素,综合分析,量身打造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的措施,如此才能彻底拔掉“穷根”,让贫困群众与全国人民携手奔小康。
精准扶贫的“湘西经验”坚定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鼓足了啃掉“硬骨头”的勇气,激发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注入了坚忍不拔砥砺前进的毅力。把“湘西经验”坚持好、运用好、推广好,下足“绣花功”,啃掉“硬骨头”,脱贫攻坚就会捷报频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就会遍地开花。
文/郭雪营
来源:红网
作者:郭雪营
编辑:陈乘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