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千湘女”为什么这样红?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王俞 2017-11-09 00:02:32
时刻新闻
—分享—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积极响应祖国“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八千湘女离开故土从军新疆,被比作移栽天山的雪莲花。雪莲花扎根在海拔三四千米的悬崖峭壁、山谷草甸,它摄氏零度发芽,零下几十度照常生长,是熬霜斗雪、包治百病的“圣物”。爬上天山,“八千湘女”到底是死是活、是盛是蔫? “湘女精神”为什么这样红?

  近日,红网移动客户端《时刻》推出的专题《八千湘女湘疆情》,开辟了7个栏目,以10月28日开始的湖南省妇联、新疆建设兵团妇联、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组织的“喜庆十九大,湘女回娘家”活动为由头,抚今追昔,图文并茂,立体式、艺术化、深情款款地作出了回答。

半个世纪前,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八千湘女积极响应祖国“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来到边疆荒漠屯垦戍边、建设新疆。

  “湘女精神”是“湖湘精神”的移栽

  67个春秋,是历史长河的一朵小浪花,但是,却刻骨铭心于“八千湘女”。无论是去年省领导率队去新疆“走亲戚”看望,还是此次请她们“回娘家”,湘女奶奶们一见到家乡亲人,就精神抖擞,热泪盈眶。

  1952年,14岁的邵阳隆回县姑娘罗满桃,带着六升米,步行四天,翻山越岭300多公里,来到长沙市营盘街报名参军,从小山村到了茫茫荒原,在新疆修路造林,挖红旗渠,建乌拉水库,多次立功受奖。

  78岁的马杏元,当年是个漂亮的长沙中学生,前程似锦,但她不顾父母坚决反对去了新疆。干什么?穿着军装订鞋子,搓麻绳,竟然“搓”出个二等奖。

  曾菊梅也是长沙人,14岁时跟父母闹了一个月后,偷偷参了军。每餐的白米饭辣椒菜,变成了玉米面和小米、没有菜,每天八小时的舒适课堂,变成了十二小时的体力劳动。他说:“我一生献给了新疆,无怨无悔,我还教育子子孙孙也要奉献新疆。”

  这是红网专题《八千湘女湘疆情》图片报道中的三个镜头。继续往下翻就是“湘女故事”。

  请看陶峙岳将军侄孙女陶先运老人的回忆:叔公当他的新疆军区副司令、二十二兵团司令,我做我的护士。集训时我们同在一个大院,只见他过几次。他嘱我去迪化他家里玩,我可一次都没去过,他也没给我帮过什么忙,67年都是我自己闯过来的。

  莫道67年,只说湘女赴疆的四五个月行程,就令人不寒而栗。风沙飞舞,遮天蔽日;寒气逼人,滴水成冰;汽车颠簸,商旅绝尘;匪盗横行,生命堪忧。一只盆,在车上是湘女“集体解手”的便盆,宿营时是脸盆,吃饭时又是菜盆。水贵如油,嘴唇血裂;不管是净水还是脏水,哪怕是尿,也是沙漠中的生命。这些,对于湖湘多水,酷爱洁净漂亮的湘女来说,是多么天壤之别的逆境呀!

  八千湘女,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既有铁血,又有柔情。她们从不谙世事的少女,变成不惧困苦的壮士,为茫茫戈壁变成绿茵粮仓贡献力量;从妈妈怀里的娇娇女,变为人妇,变为人母,找到了情感的依托,更使新疆军屯的伟业鸿基永固。尽管也有少数的先婚后恋,甚至有强扭瓜不甜的牺牲,但是,湘女的每一个奉献牺牲都是值得的。

  看着红网·时刻专题《八千湘女湘疆情》的一篇篇文字,一张张图片,听着一个个感人故事,我不禁想起湖湘精神。

  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湖湘史;一部湖湘史,就是“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历史。从屈原“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优未悔”, 到王夫之“循天下之公”,到曾国藩“打碎牙齿和血吞”,到杨度《湖南少年歌》“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到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无不是湖南人忠诚天下、忧患经世、吃苦耐劳、霸蛮好胜的诠释。

  无疑,左宗棠、王震、陶峙岳和“八千湘女”也是湖湘儿女的优秀代表,他们将个人的生死命运,与祖国新疆的主权、发展和繁荣紧紧联在一起。而且,“八千湘女”从一定程度上,颠覆了男性作为湖湘精神的绝对权威,“湘女精神”是“湖湘精神”的新疆移栽。

在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座谈会上,看到真实再现当年进疆情况的纪录片时,老湘女们面色凝重,有人还默默地擦拭眼泪。

  “湘女精神”在天山扎根,绵延悠长

  通过红网·时刻专题的传播,我们知道,一个个天山湘女乡音未改,一块块馕馍裹挟着辣椒,风沙吹不走纯真的辣味,吹不走南国的温婉娟秀,冰雪打磨着她们的阅历,锤炼着她们的意志。吃着甜甜的吐鲁番葡萄,她们也品味着乡愁;白天愉快地唱着《咱们新疆好地方》,夜晚故乡的山歌却氤氲着冰冷的地窝。“最难夜夜梦家乡,想爹娘,泪汪汪,遥向天山,默默祝安康。既是此身许塞外,宜红柳,似白杨。”

  八千湘女,背着石头,挖着冻土,拉着犁铧,开着拖拉机,舞着纺纱锤,带着听诊器,拿着执教鞭。她们使广袤的千年洪荒,长出丰收的玉米高粱,冒出座座现代化工厂,以千般辛劳见证了新疆的沧海桑田,繁荣昌盛;她们以女性的思维方式、独特经验和感受,以女性更关注文教卫,以及弱势群体利益的优势,成就了新疆建设兵团“第一代戈壁母亲”的美称,同时也传播着湖湘文化,绵延着维汉一家亲、湘疆经济技术合作的神话。

  据红网·时刻专题介绍,湖南援疆工作队接过“八千湘女”接力棒,1998年进驻新疆,“有志而来”“有为而作”一搞就是十九年。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社会福利、双语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富民安居等等,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生根,其中62个项目就投资69亿元。五菱电力、三一重工、湘煤集团等三十多家企业落户吐鲁番,计划投资30亿。

  多少个援疆干部流淌着湖湘子弟的血液,继承发扬着“八千湘女”精神,在大漠飞沙走石中拼搏,在枯藤老树昏鸦下思念家乡和亲人。我亲眼所见的,是湖南高速援疆代建指挥部的38名同志,告别衰老多病的爹娘,嗷嗷待哺的小孩,2000个日日夜夜,忙碌在新疆高速公路工地。他们推行“标杆管理”,一是树立左宗棠、王震、八千湘女的“精神标杆”,二是树立标杆标段、首件标杆工程、单项标杆工程的“工程标杆”。终于战胜了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处理、砂石等地质复杂情况,妥善处置了众多纠纷,高标准建成G30新疆乌鲁木齐绕城高速公路(东线)项目,在广袤戈壁树立了第一块“高速湘军”丰碑。

  品味红网·时刻《八千湘女湘疆情》,让许多中年人接受了一次前所未见,让许多青年人接受了一次闻所未闻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正如李微微、黄兰香等省领导,近日在长沙迎接回湘参加“喜庆十九大,湘女回娘家”活动的50位湘女奶奶时所说,传递“湘女精神”,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对于促进湘疆两地交流合作,加强民族大团结,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八千湘女上天山,是边疆开拓、民族团结的壮丽“活化石”,是湖湘文化在戈壁荒原茂盛生长的“精神标杆”。67年来,它吸引了许多记者、作家、艺术家,创作了大量此题材作品,教育和影响了一代代人。今天,红网·时刻专题《八千湘女湘疆情》浓缩历史的精华,并深刻揭示其新涵义,为新时代率先提供了一顿高品位的精神大餐。

  文/吕高安

来源:红网

作者:吕高安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11/09/44691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