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陈先枢:旧长沙礼仪风俗拾零

来源:红网 作者:陈先枢 编辑:易木 2016-10-11 14:38:15
时刻新闻
—分享—

旧长沙

  长沙民风,自古以来热情好客,也借助人情往来,传达人与人之间的感恩、敬重、沟通与和谐,有民谚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往来待客,各种礼节都十分简洁、淳朴。客人进屋,必喊请坐,少不得泡茶递烟。宁乡、望城等地还泡芝麻豆子茶,浏阳北乡则兴茴香茶。如果是尊长莅临,主人要出门恭迎,让客先行,请客上坐,自己坐下首相陪。谒见前辈,要磕头或行鞠躬礼,并问候健康。平辈相见则往往问身体、工作好否,遇见带小孩的女士多问毛毛乖否或夸奖一番。生人见面,必先问贵姓、台甫、有何贵干等客气话。留客人吃饭,尊客人上坐,筛酒时先长后幼。客人告辞,必说“少陪”。主人起立相送,说“慢走”。赠人礼物则说“一点薄礼”“一点小意思”,受者则说“承破费”。行路,长者先;路遇肩挑重担者,自行让道。平日遇建房、搬迁、中考、上任、晋升、继嗣等,亲朋好友也应邀或闻讯前往祝贺,但无厚礼。

  亲戚来往重戚谊,尤以岳家、外家为亲。民谚说:“娘亲舅大”“郎为半子”“除开郎舅无好亲”。联姻叫结亲家,双方父母互称亲家公,亲家母、亲家婆。婿呼岳父为丈人公、岳老子,呼岳母为丈人婆、丈母娘。连襟称姨夫。岳父母对女婿一般直呼其名,他称为郎、郎崽子。俗语“郎顶半子”。各种亲戚以外家最重,所谓“娘亲舅大”“除开郎舅无好亲”。遇红喜事,舅家人必坐首席,由主家毕恭毕敬陪酒。办白喜事,母党(舅家)地位至尊。走亲戚,礼品喜用花篮提着,说“一点薄礼,不成敬意”,或说“拿不出手”。受者则说“劳咯多神”,“承破费”。回赠礼物叫“回篮”、打发”。

  长沙日常客套话和谦敬之语主要有: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求人原谅说“包涵”,央人帮忙说“麻烦”,麻烦别人说“打扰”,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临用“光临”,陪伴友人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请主人勿送用“留步”,问老人年龄称“高寿”等。

  谚云:“远亲不如近邻”。比邻而居,俗称“打邻舍”。“亲愿亲好,邻愿邻安”,邻里之间,互通有无,休戚相关,建房移居相帮助,喜事丧事相庆吊,有“三年邻舍当古亲”之说。邻里称谓,多在辈分前冠以姓氏或排行次序,如张三爹、李满爹,柳娭毑、四婶等。很多女性喜欢以儿女辈称呼长辈或同辈,即把自己降低一辈。邻里有困难,多自动热情相助,如遇起屋、乔迁、中考、荣升、远出、荣归等,邻里都赶来贺喜。但也有因小事而闹得老死不相往来的,故有“若要邻里和,少养鸡鸭鹅”之说。

  长沙人尤重师生、师徒情谊。民国以前,很多民居堂屋都立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教书先生倍受尊敬。如徐特立1904年在宁乡师范学习4个月,当时朱剑凡任教。日后几十年,徐一直以“受业徐特立”敬待朱先生,尽管徐位尊且长朱6岁。拜师学艺,对师父师娘毕恭毕敬,有“三代不忘媒,九代不忘师”之说。

徐特立

  社交活动,包括友朋聚会、上下相见、公务联系、节庆祝贺等,均讲礼节。社交礼也称相见礼或普通礼。它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有关,而特别受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的影响较深,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在以严格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为特色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长期流行的社交礼仪是跪拜礼,及其变种作揖、打千、道万福等。

  跪拜礼的历史由来已久。先秦和秦汉典籍中即有不少关于跪拜的记载。其时,人们席地而坐。大体而言: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为坐;两膝着地,臀部提起离开脚跟,腰伸直为跪;两膝着地,再以手据地弯腰磕头为拜。《周礼·春官·大祝》还有“辨九拜’之说:“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青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其中稽首、顿首、空首和肃拜4种为跪拜礼的基本形式,称正拜。稽首为双膝跪地,两手相叠拱地,头也慢慢俯及于地,且须稍作停留。其标准姿势是,左手在右手上,手在膝前,头在手前。这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原属臣拜君之礼。顿首、空首与稽首跪拜姿势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顿首是头触地即起,不作停留,也就是一般所说“叩头”,原属地位辈分相当的人互行的拜礼;空首则是头俯于手上而不着地,故也称“拜手”,原属君答臣之礼。肃拜有二说:一是直身不跪,但“俯下手”作揖,原属军中的拜礼;一是跪膝、手据地,但不叩头,原属妇女的拜礼。唐宋以后,桌椅普及,人们不再席地跪坐了,跪拜也相应发生变革,跪拜开始专用作下对上即对君主、父母等尊长所行的礼,尊长则无须作答礼,也就不需要区分什么稽首、顿首、空首了。但随着所拜对象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出现了一跪三叩、二跪六叩、三跪九叩等轻重之别。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社交礼俗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特点是反对跪拜礼,倡议改行西人鞠躬礼。民国成立伊始,南京临时政府即令革除“大人”“老爷”等不平等称呼。1912年1月初,有人在《申报》发表文章,提出“拜跪、脱帽之礼,概废不用,但用鞠躬点额(军界所用之额手礼能通行最佳)”。同年3月,“丁祭”祀孔日子来临,地方请示是否照常祀孔,行何礼仪?内务部、教育部通电答复:在民国通礼未颁行之前,“文庙应暂时照旧致祭,惟除去跪拜之礼,改行三鞠躬,祭服则用便服”。随后,又明令废除社交中的跪拜、作揖、“打千”、请安、道“万福”等旧式礼节。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发布《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如下:“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份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成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为此令仰该部遵照。速即通知各官署,并转饬所属,成喻此意。”

  民国初年社交礼仪改革中所推行的鞠躬礼,在本质上已不同于古代社会中的鞠躬礼。传统的鞠躬礼仅仅单方面行之于下对上的恭谨,在上者是不用鞠躬回礼的;新的鞠躬礼则推广于全社会,人人奉行,含有平等的意义。废除大人、老爷之类的称呼,也是从民主共和制度建立考虑的,对于破除封建等级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职员称呼“咸以官职”,仍显得与“人民之公仆”的宗旨不相适应,包含有新的等级意义;而民间普通称“先生”、称“君”,在广大劳动群众中也觉得过于文雅,难于普遍实行。

  民国初年社交礼仪改革尽管还存在某些局限,但总的来说,它对近代后期社交礼俗变迁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

  (本文来源《文史拾遗》,作者陈先枢系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来源:红网

作者:陈先枢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10/11/41039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