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化走笔|走向绿水青山的“人文关怀”

来源:红网 作者:傅晓华 编辑:丹凤 2018-12-20 13:35:03
时刻新闻
—分享—

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考察安化云台山生态茶园

  寒冬腊月,硕果累累。益阳安化,黑茶之都,喜迎盛会。12月15日,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时评研讨会开幕式在安化大剧院举行。之后,来自全国的60多位嘉宾齐聚绿色发展论坛分会场,共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大计,为三大攻坚战与湖南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参加此次论坛,领略到省市领导高屋建瓴的绿色情怀,体会到省市相关部门和县基层领导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更感受到专家学者们观点共享、碰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收获良多,深受启发。会后余思不断,还有继续写稿和发声的思绪。能够成功举办此次盛大的有营养的论坛,得益于主办方的精心策划和有条不紊的安排。在此,以实地考察中国黑茶博物馆和安化扶贫的重点支柱产业——云台山黑茶产业基地的感想为引子,谈谈产业发展的人文关怀。

  安化黑茶,系中华茶业的国宝,是中国茶叶的著名品牌。安化黑茶产业在助推扶贫攻坚实践中,一直坚守厚重的黑茶文化,践行“两山论”,走向绿水青山的人文关怀。文化的魅力,是无穷的,也是独特的。

  在湖南,野生黑茶的采制和大规模种植加工,安化不是最早的,早期规模也不是最大的,岳阳临湘黑茶比益阳安化种植规模还大,历史渊源也不相上下。但安化始终“不忘初心”,尊重本土悠久的黑茶文化,在制作过程中,坚守七星灶烘烤等传统工艺,吸天地之精气,聚日月之灵光,将天地山川融于茶叶,终得以名扬天下。如今,安化黑茶被人们称誉为“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安化有”,堪称“老子天下第一”的黑茶品牌。

  我不赞同古人“俗人饮酒,雅士品茶”之说,黑茶深厚的地方文化遍布于安化各地,茶叶古镇、茶园、茶街、茶铺、茶楼、茶亭、茶肆、茶行、茶坊、茶碑、茶引……安化黑茶商业文化的历史遗迹,把我的思绪带入“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荣景象。这些历史古迹,将安化黑茶产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为绿水青山的人文关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茶是什么?是灵芽,是瑞草,是甘露,是玉液,所以茶文化是一种灵性的文化,一种流传的文化。茶文化的灵性成就了绵长的中华茶叶之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茶马古道,起自湖南安化,直达西欧大陆。马背上的安化黑茶,承载着厚重的中国与欧亚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安化黑茶以其独特的医药功能,自古被钦定为“官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中央统一调拨的“边销茶”。因西北地区的饮食习性以肉食与奶品为主,喝安化黑茶“刮油”,“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安化黑茶大大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带的思想情感与经济文化交流,对于增强民族团结和爱国情怀起了重大作用。

  这一趟研讨和考察之旅,似乎也留着一丝遗憾,借机一吐为快。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是安化名人,更是成就安化黑茶的重要人物。多年来一直寻思去陶澍故居感受其碑文等珍贵史迹,如今却听说其故居原址已改造为一所中学,这似乎在安化黑茶历史上删除了最厚重的一笔。陶澍故居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文化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此刻想起“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句,作为此遗憾的脚注和感想的尾注。

  文/傅晓华

  (作者系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嘉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生态文化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负责人)

来源:红网

作者:傅晓华

编辑:丹凤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12/20/479724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