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穿越时空拨开迷雾,找寻新思想成长踪迹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王俞 2018-10-02 16:08:27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30日晚19:30,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策划,湖南广播电视台制作,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广播电视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联合出品的《社会主义有点潮》第二季《新时代学习大会》在湖南卫视、人民网首播。

  《新时代学习大会》的策划思路源自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求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学懂、弄通、做实”的重要要求,定位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的大型理论节目,充分利用电视和新媒体等手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以大学习领会新思想、拥抱新时代。

  第一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哪里来》,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从政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以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关系。

  新思想从哪里来?提纲挈领,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源头出处弄清楚,就能更好地理解新思想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更好地传播弘扬新思想。“学习号”带领我们穿越时代,追溯历史拨开迷雾,找寻新思想的踪迹。从孔子到马克思主义,从德国柏林到法国巴黎,从虎门到长沙,从上海到嘉兴南湖,从国家博物馆到小平小道,从陕西梁家河窑洞到正定县委大院,从福建到浙江,从地方到中央,回顾上下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横跨世界各国的思想脉搏,为我们绘制出了新思想的成长轨迹。

  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从历史深处走来,扎根广袤大地,厚植时代沃土的伟大思想,寻其脉,马克思主义是它的脉,找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它的根,观其色,一切为了人民是它鲜亮的底色,阅其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它最有力的姿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新思想在思想理论上有两个老祖宗,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海纳百川的理论特质。新思想从历史深处走来,与世界文明相互激荡,新思想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新思想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几十年的艰辛磨砺和从政实践的历练中积累得来的,多领域多层级的岗位实践积淀,使新思想释放出深厚的地气和旺盛的活力。新思想是从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和历史性变革中总结出来的,展现为无比广阔的时代舞台和无比强大的引领力量。

  怎么看待“人民”?让人民获得解放,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信仰是一种什么味道?可以让蘸着墨汁吃粽子也香,它应当是一种渴望品尝的味道,是一种令人痴迷的味道,是孔子在《论语》中讲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学习号”提了很多问题,掷地有声、振聋发聩,而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是新思想对人类命运、民族前途、国家发展的不懈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仅仅是一两句话,看到答案后,心中的疑惑也就不言自明、迎刃而解,这就是真理的精粹之妙,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出最深奥的意义。

  中国的未来将向哪里去?道路该怎么走?这些亟待明确的方向性问题,决定着未来中国的发展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它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意味着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世界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也为世界上那些想要加快发展,又想保持自身独立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的方案和智慧。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不断开放发展,从而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新时代学习大会》用各种问题来启发大家积极思考,学习掌握新思想、新时代的真正内涵,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观众树立起新思想、新时代观念,鼓舞亿万民众团结一心,为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美丽幸福家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江德斌

编辑:王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10/02/47430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