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评|让丰收节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抓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渠鹏 编辑:张兴诚 2018-09-24 10:56:43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

  广大农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新时代国家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喜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传承好中华传统文化,表达对广大农民的致敬,充分体现这一节日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我们就此推出系列评论。

  目前按照户籍人口统计,中国还有8亿多农民。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村改革得到不断深化,农业农村发展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这个大背景下,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并于“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通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既促进了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又满足了农村群众追求高品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必将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巨大助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丰收都是汗水浇灌出来的。伴随改革开放,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乡村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大量田地抛荒,年轻一代农民不愿意种植庄稼,甚至农村几千年传承的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作风,也在他们身上渐渐退化。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通过农事节庆活动等形式,重拾广大农民那种勤劳本分,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可贵品质,有利于在全社会厚植爱农珍粮、节俭尚廉的道德风尚。而这种道德风尚所折射的精神文化,更是维护农村长治久安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开花结果”的重要精神力量。

  人类的生活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组成,物质与精神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且不可偏废。而精神文化生活更是精神生活的核心要义。一个人只有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才会阳光;一个社会只有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整个社会才会活力迸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而农村要真正美起来,农民的精神家园必须丰富和充实起来。农村是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农村文化则是保持农村活力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顺应农民期盼,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日益强烈的需求,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助推亿万农民养成良好美德,过上美好生活,作用非同小可,意义非同寻常。

  过去,有些地方政府在为农民提供精神文化公共产品时的缺位,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农村的文化生活匮乏,直接影响了农民群众高尚情操的塑造。一些农民腰缠万贯,头脑却异常贫瘠荒芜。在农村,打牌赌博泛滥,烧香拜佛时兴,“读书无用”盛行。如何推出更多文化载体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作为首个专属于农民的节日,丰富多彩的节目,广泛的群众参与,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将焕发农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力提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化惠民是美丽乡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公共文化产品,是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时代之需。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从思想认识上深化对“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认识,带着感情、带着激情、带着责任组织开展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加大投入,走符合农村的发展路子,注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办出特色,办出成效。让丰收节既塑形又铸魂,在补齐乡村振兴中普遍存在的精神文明建设短板同时,又能为培育新时代新型农民,齐心协力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蓄积更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张渠鹏

来源:红网

作者:张渠鹏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9/24/47361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