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汤建军:探寻党内政治文化的发展脉络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编辑:司马清 2018-07-21 09:22:46
时刻新闻
—分享—

    新闻报道:湖湘学者热烈研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特别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形成了极其丰富、极具特色、极为重要的党内政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还明确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党的十九大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等内容写入党章。这深刻表明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对于引领党内政治生活健康发展,形成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了帮助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了解党内政治文化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编写组就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按照党建读物出版社的选题策划拟定写作提纲,努力先把党内政治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解读明白,把党内政治文化的指导、基础、源头、主体和本质特征讲清楚。然后,针对现实问题,明确提出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发展和丰富党内政治文化,同时还要有效抵制封建腐朽文化消极影响、坚决排除商品交换原则负面侵蚀。这样,就形成《党内政治文化怎么看怎么办》一书的基本框架。为了创作好这本书,我们必须先应把“党内政治文化发展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搞清楚,摸清其历史发展脉络。我认为,这是所有关于这个问题研究的基础。

  (一)政治文化思想的探源。中外思想史上对于政治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并不鲜见,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孟先贤,还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无论是近代卢梭、孟德斯鸠、托克维尔,还是马恩列斯毛,都曾在此领域留下过浓墨重彩的思想痕迹。这里我摘要列举这些思想大家的政治文化主张。

  ——孔子的政治文化思想,主要体现在“礼”和“仁”。既主张建立差等有序的政治秩序,又主张仁爱思想,要求社会成员特别是统治者发扬仁爱精神。

  ——孟子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出的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文化思想的核心,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缓和阶级矛盾有积极作用。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如此论述政治运作和文化体系之间的互动:“平民主义的性格创立了平民政体并维护着平民政体;寡头主义的性格创立了寡头政体并维护着寡头政体;政体随人民性格的高下而有异,必须其性格较高而后可以缔造较高的政治制度。”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也充分肯定了民族风俗、国民性格、生活习惯等文化因素对政治体制选择的影响。

  ——英国的政治学家伯克则认为,“构成社会的关系整体最终依赖于组成这个整体的个人的习惯性反应,习惯要比那些自觉遵守的规则或道德信条更为可靠”。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他写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非常有名,他认定有一种被称为“国民性”或“民族性”的精神要素深刻影响政治体系的运行。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在政治学历史上首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指出“每一个政治体系皆镶嵌于某种对政治活动指向的特殊模式之中,我认为可把它叫做政治文化。”后来他进一步完善该定义,“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强制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法律的反应”。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涉及的政治文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没有出现过“政治文化”一词,但是他们很多论述却涉及到政治文化领域的核心问题——意识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未来社会建设的影响,列宁和斯大林都要直接论述。

  ——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就曾经对当时法国农民疯狂崇拜拿破仑的现象进行了政治心理分析。

  ——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曾写道,“无产阶级运动的规律显然是,到处都有一部分工人领袖必然要蜕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序言》中提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列宁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他把文化看作是深入一切领域的极为广泛的现象,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他明确使用“政治文化”一词,则是1920年《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即“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他还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

  ——斯大林时期,形成了斯大林思想文化建设模式。主要是指在遵循斯大林的思想文化建设理论和方针政策,通过斯大林的集中领导和决策机制,经由一定的组织体系,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式方法以进行思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模式。其中当然包括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建设的典型,这个政治文化模式,不少专家认为既有高度集权的优势也有僵化的弊病。

  (三)中共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基本历程。我们党成立以来,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其中也有若干节点值得重视。

  ——《古田会议决议》是我们党的第一部政治工作条例,奠定了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其中就明确了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政治的重要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提高党内政治水平”。我们党“必须有‘承认错误并且改正错误’的这样一条原则”,“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延安整风运动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大团结,1951年底到1952年10月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为社会主义改造扫清了障碍,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四清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重在“反修防修”。“十年文革”出发点是一场政治文化运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造成了巨大损伤。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 1980年2月29日,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个准则里面包含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许多内容。1989年3月23日,他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应邀来访的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只有经过若干年的艰苦奋斗,才会有较好的发展、持续的发展。只要人们思想统一了,治理也不难”。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要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是坚持和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 并强调“抓党的建设,首先要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党的十四大报告曾指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进一步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制度建设”。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三讲”教育活动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布局,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胡锦涛同志指出:“做讲政治的表率,就要在全面、正确、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从思想政治层面提高了全党的政治意识。但由于党的政治建设已融入党的其他建设之中,党的十四大到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表述未再涉及党的政治建设,但毋庸置疑的是,政治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强调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政治建设,尤其在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灵魂,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后,“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重大命题的提出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 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一论断,正是我们党在总结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基础上,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上,为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而提出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首要内容。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原则和要求等。党的十九大把它写进党章。2018年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让党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优良传统深入党员、干部思想和心灵。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和践行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积极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发展。去年三月,我受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委托,根据选题计划组织部分党建理论工作者,创作《党内政治文化怎么看怎么办》这本通俗读物。这本书得到党建读物出版社多位领导和责任编辑张晓辉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还被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今年五月正式出版后,得到了不少基层领导、理论专家和读者的肯定和鼓励。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当今中国已经到了应该高度重视政治文化建设特别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时候,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既是党性党章的内在要求,又是提升执政本领的根本之策,还是推进伟大工程的必由之路。当前,我觉得至少有以下三件事要认真抓落实。一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进各级党组织,进党校课堂、进中心组学习、进支部生活、进组织考核。二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通过典型引路积极推进,奖优罚劣,形成浓厚的政治文化氛围,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三是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实行自律与他律的有机结合,从灵魂深处改造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使之成为合格的共产党人,处理不合格党员,淘汰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形成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作者简介汤建军,湖南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研究员、党建博士,湖南省省情研究会会长。是第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省委宣讲团成员、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理论专家、省重大决策咨询智囊团专家、省委组织部特聘专家。曾先后两次在中组部参与中心工作近一年,还挂任过中共邵阳县委常委、副县长,在国情研究和党建研究等领域取得的调研成果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同志和湖南省领导肯定批示,还有成果获得中组部一等奖。代表作有《市场经济创新论——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9月)、《让党的建设在民营企业生根开花结果》(求是杂志,2008年第4期)、《如何有效加强对县委书记的管理监督》(党建研究杂志,2015年第4期),其调研成果多次被《新华文摘》《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内参》《理论动态》等报刊刊摘。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7/21/468192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