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博会:“内容为王”依然是文化产业的基调

来源:红网 作者:杨璐 编辑:易木 2018-07-19 10:53:35
时刻新闻
—分享—

  7月19日—22日,第二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而此次,已是深圳第二次成为全国书博会的主办城市。

  二十二年前,全国书博会还被称作“全国书市”。当时的第七届全国书市的盛况,使得深圳一举摘掉了“文化沙漠”的帽子。据参会人回忆,当时书城内的读者一天可达到7万人。而对于本届全国书博会而言,还未开幕它便率先让人感受到了企业参与的热情。。

  书博会的火热氛围并不能仅仅简单地归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书本与知识的渴求。它同时亦侧面证明了纸质书的发展现状。如何看待纸质书的发展与未来?怎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优秀文化内容的传播?也许国外的相关展会能带给我们一些经验。

  在德国举办的法兰克福书展可谓是全球书业界的盛会,更是曾被人誉为“出版界奥林匹克盛会”。自1949年德国书业协会举办了第一届书展以来,该书展的功能主要集中于推进版权贸易。数据显示,在书展上达成的版权交易占世界全年版权交易总量的75%以上。如今,在数字化与互联网的浪潮冲击下,法兰克福书展也积极做出了各类结合新技术、新潮流的尝试,如布置电子教室,与有声书籍相结合等。

  不论是全国书博会,还是法兰克福书展会,实体书展会开办并且繁荣的局面就是对于“纸质书必将灭亡”的论断所做出的最有力回击。纸质书的装帧设计与收藏价值是电子书难以比肩的,而电子书的便携程度也是纸质书籍难以比拟的。纸质书与电子书不应该是激烈的竞争关系,而应走多样化道路,以各自的优势和谐共存,各自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但回归本质,纸质书与电子书其实都是内容的载体。正如法兰克福书展会的主席尤根·博斯所说:“我们是一个关于内容的博览会。内容是最初始的原料,它不仅被提供给出版业,还被输送给影视、游戏等其他创意产业。没有内容,所谓新技术将无用武之地。”

  此次书博会中,中南传媒携带近3000种精品湘书亮相,不论是有关扶贫攻坚的《中国之魂——小平出山》等有温度、有力度的作品;还是《黄冈密卷》等风格迥异的精品文艺著作;抑或是《阿莲》等充满童趣的童书,从畅销书到科普类,从历史到艺术、经管,作为国内出版业的翘楚,这些内容优质的图书,是中南传媒此次为全国书业及鹏城读者捧送一份丰厚的“书香礼物”。

  其中,散文集《日子疯长》的首发更是受到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部“一个人的文艺复兴”,标举出了作者的文学主张:由概念的历史主义向具体的人道主义回归,由虚妄的现代主义向诚实的乡愁主义回归,由拜金的娱乐主义向精神的自省主义回归,由群体的语境主义向个人的文本主义回归。

  无疑,这本纸质书所受到的广泛关注,是即便在浮躁的网络时代,“内容为王”依然是文化产业的基调的有力证据。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这句话里,书籍代表的是优秀而有价值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纸质书籍这一信息的载体。当今时代,优秀的内容可以通过各类新型渠道进行传播,从而影响推动社会进程。书展会仅仅只是优秀内容传播的形式之一。专注优秀内容的生产传播、多元化开发优秀内容的潜藏价值、注重版权保护与合理开发,这不仅仅是印刷出版人或者书籍展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更是整个文化传媒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杨璐

来源:红网

作者:杨璐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7/19/46839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