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宝贵经验及启示(三)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王文华 编辑:张兴诚 2018-05-06 21:12:05
时刻新闻
—分享—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马克思中国化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对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历史给的启示很多,要做的事也很多。我认为,面向未来,要创造更加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个始终坚持”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独立自主方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人民获得解放的精神武器。中国人民找到马克思主义, 并将它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近百年历程,不难发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造性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走进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必须要毫不动摇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2]立足社会实践,并不等于不要马克思主义。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走到辉煌的今天,就是因为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着眼于改造中国社会实践,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有机结合。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从未动摇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都必须更加坚定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到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给我们的基本启示。

  (二)始终坚持独立自主方针。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折射出一个共同的精神品质,那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表明,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自己来解决,而不能单纯依赖于其他任何力量。

  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原因之一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对帝国主义依赖过于严重,即便在抗日战争期间主张抗战的蒋介石政府,也是依赖英美帝国主义对抗日本帝国主义,在一些重要国际事务上也只能听命于英美国家。如果不能独立自主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必然处处受制于人,也就无法真正实现民族独立自强。

  中国共产党能够从最早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八千多万党员,能够从被国民党政府骂为“共匪”的弱小力量到最终打败蒋匪军、解放全中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从不过于依赖于任何外在力量。

  革命初期部分中共领导人对苏俄依赖性较强,但事实表明,王明、博古等人对苏俄共产国际存依赖思想,其结果只会导致盲目搬用苏俄的革命方式,而容易忽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不但不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反而致使中国革命一次次陷入危机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确实既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能够根据中国革命实际情况,摆脱共产国际的部分不合实际的条条框框之束缚,独立自主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坚定不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事实表明,不坚持独立自主方针,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的诞生,中华民族也就难以推翻“三座大山”。同样,不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也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特色”四个字,充分说明了我们走的是适合我们自己的道路、我们坚持的是能够指导中国实践的理论体系,而不是照搬国际通用的理论。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是在深刻把握中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独立自主的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解决了中国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而且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的独特魅力。抚今追昔,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的形成历程及其辉煌成就,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在任何时候都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这一方针。

  (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必然就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我们党之所以要不断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同的时代,社会实践具体实际不同,世情国情党情也不同,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而不是过时的、封闭的教条。”[3]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才能反映时代的实践要求,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既体现在它能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也体现它服务于社会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之一,脱离了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无科学可言。而服务于社会实践,关键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实践主体——人民群众,也就必然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有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群众真正理解、接受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4]脱离了大众化,就等同于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就失去了根基。

  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要求尊重人民、依靠人民、调动人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5]进入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必须始终依靠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历程看,是我们党带领人民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历史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而且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保证,还是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艘巨轮始终保持正确航向破浪前行的指路航标。

  文/汤建军 王文华

  [1]李辛柯、邝洁,论青年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7,11,92

  [2]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人民出版社, 1991

  [3]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1,64

  [4]曹泳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1,65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人民出版社,2017

来源:红网

作者:汤建军 王文华

编辑:张兴诚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5/06/46204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