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梁本凡:“三月三”为何成了我挥之不去的乡愁

来源:红网 作者:梁本凡 编辑:易木 2018-04-01 14:52:43
时刻新闻
—分享—

  小时候,老家湖南,每年三月初三,妈妈均要煮荠菜鸡蛋。我的任务是,去野地里拨荠菜。要老的,抽苔、开小白花,长青色三角荚。带根,最好。在一切短缺的童年年代,有鸡蛋吃,对小孩来说,实属奢侈。长大来到北方,上学、工作,于西安、北京,均不见有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这么一说。于是,我纳闷,在大一统数千年的中国,难道南北文化习俗真有如此大的差别?

  南方三月三吃鸡蛋到底是一个什么节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这样,三月三不仅成为了我挥之不去的乡愁,而且也成为吸引我观察和探索中华文化习俗的起点与窗口!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雩,咏而归。”这是孔子时代“三月三”的民风。

  “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这是汉代“三月三”的风俗。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唐代三月三的情景。

  由此可见,三月初三,的确是中华民族一个官民同乐的盛大节日。

  此日,官民相聚于水边,入河中,洗澡祈福,用兰草当浴巾,由巫女主持祈福仪式。未婚男女,则于水中半祼相见,如果对上了眼,相以芍药表白定情。已婚女求子,则以捡吃水上漂蛋、浮枣、花生为幸。文人骚客不好意思去与女人抢吃会生崽的食物,只好漂酒,到水里捞杯相饮,美其名曰,曲水流觞,以此助兴,赋诗作乐,偶尔,也产得贵子《兰亭集序》。

  大宋以降,认为男女河滨祼恋,私相授受,有损理学大统,于是,中原此俗慢慢绝迹。少数民族地区,韩日越南朝鲜等国,不受理学约束,泼水吃蛋相亲约会恋爱风俗仍在。湖南理学昌盛,岳麓为圣教之都,自然容不得此等有伤风化的“人欲”乱作。但唯楚有才,湘人不同凡响,弃浊扬清,水边聚会游乐可以不搞,吃鸡蛋以求多子多福之祖传风俗不可忘丢。还自主创新,配伍荠菜,作成药食,以达除湿㾀瘟康体之效。这大概是北方今日不见三月三的踪影,而南方有此古风遗存的原因吧!

  三月三洗澡祈福吃鸡蛋之俗,据说起源于古代有五帝之称的帝喾妃子简氏。简氏于农历三月天干地支纪时的第一个巳日,见风和日丽,鸟语花香,一时趣起,和几个侍女一起去河边踏青赏柳洗浴。洗澡之时,见玄鸟生蛋,此蛋浮于水上,漂流而下。简氏逐捡而食之,产子,子为商族开族之首殷契。此后,殷商后裔敬拜开族圣母简氏,代代习圣母上巳到河边洗浴求子之风。后代成汤建立商朝,简氏地位无与伦比。于是,三月三河滨沐浴吃蛋祈福历史风俗,逐演化为祈福恋爱定情宴乐的全民全国性节庆活动。中华民族素以敬拜祖先为荣。求子恋爱祈福风俗如此一代又一代传承,逐演绎出从殷商到大唐,数千年中华古代生态文明之盛况!

  在人们吃尽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苦头以后,今天国家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是党言党语。如果翻译成民言民语,就是中国人民生活要越来越圆满,中华民族子孙要越来越昌盛。从日常操作层面看,结合古人习俗与文化传统来理解,便是到了三月初三,中国人不要忘记吃荠菜煮鸡蛋!

  文/梁本凡(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红网

作者:梁本凡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4/01/459253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