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红评|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怀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夏熊飞 2018-03-09 16:29:18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的审议。 新华社发(盛佳鹏 摄)

  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

  “功成不必在我”,这是对岗位担当、对事业负责,更是对人民担当、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确,“长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社会主义事业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转瞬即成,每一次经验的积累、每一分成果的收获,或许在伟大梦想面前是那么微不足道,但都如同“事业长城”的一砖一瓦。这就需要千千万万个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众志成城、砥砺前行、顽强奋斗,当好新时代的伟大“工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样的底气从何而来,这样的豪情因何而至,不仅是党领导人民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发展改革、增进民生福祉的成果,更有许许多多为事业筑基础、搭桥梁的伟大设计师、伟大工程师们夙兴夜寐、鞠躬尽瘁的铺垫。正如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一句感人至深的话传遍大江南北——“这盛世,如您所愿!”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辛勤耕耘的劳动人民,他们或许未曾看到当前的壮丽山河、空前盛世,但正因为有希望、有理想,敢于为未来付出、甘愿为发展蓄力,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经济发展要更高质量、政治体制在改进完善、精神文明需深入推进、社会治理要真抓实干、生态环保更当利在千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每一项事业的推进,都必须打好基础、筑牢根基。尽管我们站上了前人的肩膀,立足在新时代的起点之上,但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仍然有不少领域还处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摸索阶段。为了事业、为了发展,我们必须要继承和发扬不求功绩、只求实效,不谋虚功、只谋实干的好品质、高境界、大胸怀,不仅要握紧“接力棒”,向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迈进,更要传好“接力棒”,给后来人更好的氛围建功立业、更优的平台报效祖国和人民。

  行百里者半九十。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应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胸怀。要以先进的思想指导实践,加强学习、深入钻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悟透、做实,不断融入岗位、融入实践、融入事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前人的辛勤付出、承接光荣的使命责任、珍惜既有的奋斗果实,让同样的事业、同样的责任迸发更强的光芒、释放更大的热量、焕发更美的色彩。

  要为事业打基础、谋长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茬接着一茬抓,保持事业的有序衔接、科学进步,既要主动吸纳前人思想理念的精髓,也要正视新时代视阈下的缺陷和不足,做好及时修正、完善。确保我们的事业始终走在最正确最平稳的康庄大道上,不断满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分量更实。

  文/储旭东

来源:红网

作者:储旭东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8/03/09/45730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