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思践悟十九大】科学治贫,谱写新时代脱贫攻坚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唐艳 编辑:易木 2017-11-08 11:31:38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一部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的真实故事为原型,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背景的主旋律影片《十八洞村》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了退伍军人杨英俊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带领杨家兄弟在拔穷根、摘穷帽的过程中,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脱贫,打赢一场扶贫攻坚战的故事。

  影片用大量的篇幅生动展示了基层扶贫工作者在初投入扶贫工作时的窘境,面临前任的离职,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他始终坚持“真扶贫、扶真贫、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深入田间地头、群众之间,解除群众心中的疑虑和不安,最后终于克服困难,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这些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是实际生活中每一位扶贫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真实反映,表现了基层扶贫者情系农民、造福农民的为民情怀。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勉励当地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新模式。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的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已实现6000多万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平均每年有1300万人脱贫,每两秒就多脱贫一人。而在未来的三年,预计将会有4000万群众走出绝对贫困。尽管这五年来收获颇丰,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扶贫工作依然面临十分重要艰巨和繁重的境况,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扶贫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所以在扶贫路上的步伐决不能停止,也决不能有停下喘口气的想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距离我们立下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约三年的时间,我们更要咬紧牙关,奋力而为,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攻克贫困的堡垒,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扶贫,重在“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做到“六个精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所以扶贫工作的开展,必须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做到心中有数,全程精准。例如在面对不尽相同的致贫原因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找准病因,结合地域实际情况原因,在源头上对症下药。扶贫工作者也必须在入户调查、信息录入、建档立卡工作时,要做到不错一户、不漏一人,确保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且要精准地识别出真正的贫困对象,防止有人浑水摸鱼、造成扶贫资源的浪费,将扶贫资源用到实处。

  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扶贫工作要注重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群众之所以贫困,其重要原因就是精神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要想从根源上摆脱贫穷,战胜贫困,解决贫困户精神上的贫困是关键,只有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打赢脱贫攻坚战才会有力量的源泉。所以一方面要激发贫困户的志气,增强主观能动性,树立脱贫致富的决心,将“要我脱贫”的落后思想转变为“我要脱贫”。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要重视教育和培训,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让贫困人口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各种类型的帮扶项目,边干边学,边干边树立信心。

  扶贫,责任落实要到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效的最好标尺。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位,将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脱贫攻坚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才能实现长久脱贫、根本脱贫。向人民群众立下的“军令状”才会变成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所以,扶贫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讲实效、用实劲、干实事、将责任落实到位到点,确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让广大群众满意。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面对现阶段复杂多变的致贫因素和贫困人群,扶贫工作者更要立足本职,不忘初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导向作用,勇于探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迈向小康社会的步伐。

  文/唐艳

来源:红网

作者:唐艳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11/08/446857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