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要敢于向扶贫领域的“蝇贪”亮剑

来源:红网 作者:刘梦丹 编辑:夏熊飞 2017-08-16 22:49:54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湖南省纪委对近期各地查处的20起“雁过拔毛”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了集中通报。再次向外界释放出强烈信号:谁胆敢动扶贫领域的“奶酪”,打扶贫资金的主意,等待他的必将是党纪法规的严惩。

  当下,我省脱贫工作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应该说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今年以来,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扶贫一线的广大领导干部,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为推动扶贫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可忽视的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仍有个别干部打起扶贫资金的歪主意,将专款专用的扶贫款视为“唐僧肉”“摇钱树”。比如在上述提到的20起“雁过拔毛”典型案例中,就有村干部挪用扶贫资金用于村级日常开支,还有的村干部虚报套取征地补偿资金,涉案金额小到数千元,大到几十万元。

  实事求是地说,查处的此类违法违纪案件涉案金额不大,涉案干部级别也不高,但影响却十分恶劣,因为这些贪腐行为就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剥夺了群众的获得感,影响到脱贫攻坚进程。

  正因为如此,各级纪检监察系统十分重视查处扶贫开发领域的腐败问题,紧盯扶贫领域“最后一公里”,打通监督“末梢神经”。今年7月,中纪委召开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湖南省纪委随即启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督查,围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管理和清退“雁过拔毛”式腐败违纪资金、克服扶贫攻坚形式主义展开。

  地方纪检监察系统执纪问责不手软,纷纷曝光一批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对基层“蝇贪”起到了有力震慑作用,给基层干部敲响了警钟。

  当然,仅凭通过公开通报一批查处案例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杜绝扶贫贪腐。要标本兼治,就既要通过公开曝光、查处一批,形成强大震慑威力,又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体制机制,真正形成扶贫领域“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长效机制,真正营造扶贫领域“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为打赢这场造福贫困地区群众的攻坚战保驾护航。

  文/刘梦丹

来源:红网

作者:刘梦丹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8/16/439543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