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的五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常怀“四颗心”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宇 编辑:许敏 2017-06-20 14:07:56
时刻新闻
—分享—

株洲网友e家亲到茶陵县高陇镇石冲村开展了扶贫活动。图/网友“方圆晓曲”

  “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是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因此,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要常怀“四颗心”,按照党和国家的统一部署,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决战贫困。

  常怀一颗孝心。“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孝心是对父母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如果一个人连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么他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为的了。中国是提倡孝道的国度,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领导干部背道而驰,有的数典忘祖,不孝父母,不尽赡养义务;有的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让父母晚年为其担惊受怕。这些虽然只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但在群众中造成的不良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使党蒙羞,使国家事业受损。在当前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如果一个干部没有孝敬之心,感知不到自己父母的困苦,那么他也感知不到贫困群众的困苦,也无法知道贫困群众所想所需,更不会去思考如何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因此,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每位党员干部都必须怀着一颗孝心,对待贫困群众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做到施策精准、问效精准,让扶不好、扶不起等问题不复存在。

  常怀一颗良心。“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良心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是人们的各种道德情感、情绪在自我意识中的统一,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每一位党员干部,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都应该永怀一颗良心。我们一旦加入了脱贫攻坚战的队伍,不管是组织行为,还是社会行为,或是个人行为,面对脱贫攻坚重要任务,面对帮扶的贫困群众,自己做的每项扶贫工作,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说明你是真扶贫,说明你心里有了群众,敢于直面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为贫困群众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先问问自己的良心,问问良心怎样为之而安。只有自己的良心安了,对得起群众、对得起组织才算是落到了实处。

  常怀一颗公心。“克己奉公忠职责,为民谋事乐披肝;不卑不亢身心正,无畏无私天地宽。”公心是大公无私之心, 是无私、博爱的代名词。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党员干部要讲大局,讲政治、讲正气,无论何时何地,大局观念、大局意识断然不能淡薄,公正处事,平等待人。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对“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的问题,要深入走访,细致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做到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全体党员干部要积极传承和发扬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全面落实国家绘制的“十三五”规划蓝图、脱贫攻坚计划。

  常怀一颗信心。“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心与能力通常是齐头并进的,一个人无论干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信心,那就意味着打一开始就已经败下阵来。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政治任务,它需要深入细致地了解贫困户情况,需要学透用活中央到地方系列惠民政策,需要借助和整合社会各界力量等,其所需要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是难以估量的。如果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上缺乏信心,是难以做好难以打赢的。因此,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具体执行者、推动者,要充分认清肩上的重任,坚定信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冲过去、闯过去,全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只要我们常怀这“四颗心”,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能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只有当我们把群众的利益置于高地,永怀孝心关爱于群众,永怀良心帮扶于群众,永怀公心取信于群众,永怀信心鼓舞于群众,牢固确立群众是亲人,群众是镜子的思想观念,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何难,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何难。

  文/罗宇

来源:红网

作者:罗宇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6/20/43294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