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融进“一带一路”的文化故事更精彩

来源:红网 作者:桐古 编辑:许敏 2017-06-14 12:43:49
时刻新闻
—分享—

6月10日下午,世界遗产专家郭旃(右四)考察长沙铜官窑,认为铜官窑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2017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一带一路’”。主题所昭示的意义不难理解,文化遗产要“活起来”,而“一带一路”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中国故事的宏大叙事下,湖南一直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期待文化遗产借机“走出去”,走上“一带一路”的大舞台,以此激活文化遗产资源,发挥文化遗产该有的价值。正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天,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在接受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专访时谈到的,“唐代沉船‘黑石号’上的5.6万多件长沙窑瓷器,见证了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活跃。作为子孙后代,我们更要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机遇,让文物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湖南故事”。湖南联合沿途国家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树立文化交流品牌,拓宽文化交流的空间,这些努力举足轻重。

  “一带一路”建设之所以能为激活文化遗产提供如此宽阔的大舞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化是“一带一路”的灵魂。推进“一带一路”需要“文化先行”,就能更有效地化解各方疑虑而走向共识,结成命运共同体。   

  纵观历史发展,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兴盛于隋唐,转变于明清,历经千年的演变与沉浮,“宽容互信、互惠共赢”的价值核心,却依然如一根汇聚包容、亲善的情感之线,联系着沿途各国人民。我们知道,这条“丝绸之路”是一条丝绸、茶叶、瓷器、香料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在这条路上,各国文化不断在碰撞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共识,“丝路文化”也因此得以沉淀。今天我们要弘扬的“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这一“丝路精神”,正源自“丝路文化”的孕育与发展。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沿途地区及国家在文化上多少还存在着一些差异。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有了这种差异性,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才有可能。还有,文化有差异性,但更有共生性。文化上的这两个特性,如同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共生性弥合差异性,差异性为形成文化共识提供驱动力,不同的文化与文明相互借鉴与补充,且在碰撞中实现共同成长。而且,文化上的“和睦相融”,会有效促进经济上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所以,“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文化先行”,让民心先相通,继而为沿途各国深化合作提供内在动力。即通过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激活历史符号,形成化人之力,让沿途各国人民真正理解文明共同体,进而热爱与传播“丝路文化”,以此化解现实中的挑战与问题。

  事实上,文化遗产的力量已经被重视,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上的靓丽风景。有关新闻报道,早在2014年6月,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与中国一道,沿途许多国家已经感觉文化力量的不可替代性,开始有意识地发掘与传播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符号,让文化遗产“走出去”交流,在共同的阐述话语中“活起来”。

  融进“一带一路”的文化故事,必定会更精彩。发掘、传播与阐述好“丝路文化”,可以为“一带一路”插上文化的翅膀。而借助文化之力,讲好“一带一路”故事,让文化遗产真正“走出去”“活起来”,这仍然是我们其命维新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

  文/桐古

来源:红网

作者:桐古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6/14/432377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