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农业供给侧改革如何抓住“主攻方向”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放生 编辑:许敏 2017-06-06 10:36:47
时刻新闻
—分享—

稻浪飘香。图/红图汇

  通过不间断地观察,从边远山区到省城郊区的田间,从城镇农产品超市到居民餐桌上,我认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2017年一号文件提出的“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

  本文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农业法》第二条);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所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均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条)。农业、农产品与工业产品的不同点在于生物生产的特点特别突出,因而要求质量安全覆盖生产及其储运的全过程,不能有丝毫差错。

  中国农业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以后,无论供过于求还是供给不足,都与质量安全有关。湖南省是水稻主产区之一,大米消费有余,但在边远山区的商店却可以看到东北等地大米的身影,甚至还有种田的老农购买外地米接待回乡过年过节的子孙。早些年,水稻品种中的“汕优63”,产量高、米质好,为城乡消费者所喜爱,有的商户甚至用类似品种的大米冒充“汕优63”出售。但后来运用现代种子繁育技术,把“汕优63”变成了“BT汕优63”,两湖地区广泛种植,有关院士在公开场合当众带头试吃的视频至今仍存。但由于没有进行必要的科普,也没有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条进行标识,消费者对“汕优”去而远之,这是消费者对种子质量安全的关心。优质猪肉是人们需要的,有一种传统优质猪种,过去用传统方式饲养,肉质美,味道好,消费者喜爱。但采用工业生产的饲料和添加剂快速育成后,肉质、口味都不如以前,有过前后比较的消费者,自然放弃了这一肉品。这些例子均说明,品种不优或优种劣品会影响人们的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农产品的供求,其核心在于质量安全。因此,农业供给侧改革,主攻方向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有了质量安全,消费者就会乐意消费本地、本省、本国的产品。抓住了质量安全,就抓住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突破口。

  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就要建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体系。当前要克服因农产品过剩而出现的几种问题:一是放松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公共服务,增加农业生产公司和农户的私人成本,用劣质甚至违禁投入品冲抵成本,影响质量安全。二是规模经营、产业园、都市农业、社区农业、短链食品等现代农业进程缓慢,产品质量难以提升,质量安全监控鞭长莫及。三是世界一流的杂交稻、油菜等著名品种,因追求产量,好种劣品,市场占有率提升缓慢。只有切实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农业供给质量的主攻方向,才能真正取得突破,并一往无前。

  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就要大力开拓新的替代产业产品,替代国家优化产品产业结构而弱化的产品产业,保持农业总量。在优化产品产业结构中,必然会有一些产品产业被转移甚至弱化淘汰,给农民收益带来新的挑战,需要新的产品产业来替代和跟进,才能保持现有的农业规模。比如,2017年一号文件提出要“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引导产能向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和玉米主产区转移”,湖南作为农业半壁江山的生猪产业,曾经一些农区县,多年畜牧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40%以上。如今既不是生猪养殖环境容量大的地区,又不是玉米主产区,农业增产增收方面受到的挑战非常巨大。既要引导养殖户逐步放弃既有生猪养殖利益,保证国家农产品区域调整战略的实现,又要探索适应湖南生产条件的、可替代的、新兴的产品产业,以保证湖南畜牧业直至农业不因为国家生猪养殖区域布局调整而总量不保。

  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就要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到生产基地、生产储运全过程以及包装、标识,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可以说,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传统农业大省的湖南来说,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战胜挑战的机遇也是并存的。我们要抓住机遇,战胜挑战,造福湖湘,功及国民。

  文/刘放生

来源:红网

作者:刘放生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6/06/431490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