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湘绮:诗意出征,引领生活美学时代的文艺走向

来源:红网 作者:宋湘绮 编辑:易木 2017-05-03 16:41:18
时刻新闻
—分享—

  一、《中国诗词大会》为什么这么热

  2017年1月29日,央视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开播,引起全民关注。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在微博上,节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亿。马克思说,个体的自由和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中国诗词大会热”传递着中国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强烈诉求。

    这个春天诗意盎然:“见字入面”“朗读者”“少年国学派”等一批文艺清流,欢畅奔腾,涌向我们的生活。各种读诗、赏诗、国学经典微信公号,如雨后春笋,出现在我们的手机里。

  一个又一个迹象预告着一个生活美学时代的来临,诗意生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桃花源,就在身边。这么多人爱看诗词,因为诗词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的人生。写不尽的金戈铁马、沧桑正道,就是我们的家国史,创造史;流不完的一江春水,说不完的《红楼梦》,是我们“剪不断,理还乱”的人生思绪。站在毛泽东写下《沁园春· 长沙》的橘子洲头,“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吟哦就回响在天地间……千古名句抒发的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人生感慨,我们在《人民的名义》里,在自己的人生经验里,不是感同身受吗?

  当代人不仅爱看诗、背诗,写诗也早已成为一种大众喜爱的文学活动。2012年由中华书局发起,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华诗词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移动协办的“诗词中国”创作大赛,短信参与总量达1.29亿人次。据不完全统计,以内部准印证的方式印行的全国各省市诗词刊物有不下于三千种之多。这些反响表明,温饱问题解决后,大众的诗心正在复苏、觉醒。诗意栖居、人生诗化是最艺术化的民生,是最美的中国梦。诗词五四后边缘化,到近年热起来,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缩影。习近平总书记反对把古典诗词从教科书中拿掉,正是因为诗词是中国文脉的“基因”。诗词的无用之大用就在于这个基因可以解决人生方向盘的问题。如果《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好节目不占据主流精神阵地,庸俗恶搞的节目就会充斥视野。如果任由低劣媚俗节目喧嚣泛滥,主流将无处可流。“诗词热”只是人们向往诗意生活的一个信号,随后文艺清流将会成为潮流。因为,文艺作品、文化产品解决的是人的精神建构、价值选择、诗意栖居这些灵魂问题。从物质获取幸福的条件已结束,幸福在于有能力拥抱不断变化的时代,自由拥抱有梦想、有意义、有价值、有兴趣、有激情的生活美学时代。

  经济改革解决了温饱问题,迎来了生活美学时代。文化创新,迫在眉睫,为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当前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

  不可回避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我”乃自然之子,是欲望的动物,踽踽独行在“兽-人-神”这条慢慢征途上。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是每个人别无选择的宿命。艺术家是人类伟大的情人,深深同情着“人”的遭遇和困苦。满怀悲悯、叹息,创造出艺术世界,支撑着芸芸众生承担人生的酸甜苦辣,微光烛照着暗夜的行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用云、水、雾、风、花、雪、月这些缥缈的词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欲望。“谁道闲愁抛却久,每到春来惆怅总依旧。”使人惆怅的是欲望难以满足。人,永远走在成为神的路上,走在欲望的轮回里。海德格尔把“永恒的活火”比作“人”的“存在”之火、生命之火。

  诗情画意的文艺作品,写出人生美好的可能性,点燃生命之火,让我们离开令鲁迅先生绝望的“冻灭、死火”,让我们摆脱“放羊-娶媳妇-生孩子-放羊”的原始状态,让有限的生命存在起来。生命之火,既是创造的力源,也是恶源。博尔赫斯曾诗意地阐明了这火:“你点燃的不是一个火堆,而是一个火的迷宫。如果把从前所有的火堆集合在这里,大地都容纳不下,而且还会把天使的眼睛烧瞎。”

  因此,文艺还有神圣的使命——唤醒理性,正是在欲望喧嚣中,才有理性的觉醒,它是欲望的邻居。《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被“追剧”,因为直面了人性的困境:祁同伟、高育良、赵瑞荣、侯亮平、李达康……刻画了我们的时代群雕,为观众们构建了一个“欲望-理性”的参照系,你我他都在这个参照系里调适自己的价值准星。经典中的“欲望-理性”的生命机制,一次又一次激活来者,活出精彩人生。

  二、以境界的理想之维,触摸文艺高峰

  文艺的全部价值在于作者的境界,境界是文艺作品、文化产品的评价标准,境界关乎每个艺术家的价值观,关系着“写什么、怎么写”的价值选择,关系着艺术家对人的“应然状态”的理想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完全是政治话语,也是文学之根。关注诗、关注境界与实践和存在的关系,对丰富当代文学,提升大众文化品质,促进人生诗化等时代命题影响深远。

  长期以来,我们把境界理解成感性认识成果,忽视了境界是一种实践生存状态。境界是一种探寻存在意义的精神创造活动,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其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遗其关系限制处、虽写实家,亦理想家”旗帜鲜明提出了创造论文艺价值观,指出境界是创造的、生成的,不是现成的。“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界是生成的,是不断变化的,是日新月异的,是艺术家创造的。人与人的境界不同,每个人不同阶段也有不同境界。当代人的境界关乎当代文艺生态、与当代艺术家的境界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根源在于艺术家的境界。文艺高峰一定诞生在艺术家、创意人追求高格人生的境界之旅上。 一流的艺术家是“人类的喉舌”,王国维说“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给出了境界的两个维度。一方面境界因合乎自然、合乎人性,读来似曾相识、令人心动;另一方面,其理想之维,是诗人超越世界所创造的人的生存样态,是“故地”,是“应然”,是“归家”。二者张力越大,越能对芸芸众生构成人生的召唤。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抵达巅峰,但我们能以理想之维触摸高峰。艺术世界里,多少过往的理想,都成了今天的现实。今天创造时代境界,也将成为明天的现实,那就是时代经典。

  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所以,解决了文艺工作者的境界问题,就解决了文艺高峰的难题。文艺作品中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理想自我”。文艺高峰的诞生,一定关系着艺术家心中“理想自我”的生存状态,该状态是艺术家突破现实局限,而描绘的桃花源,千古红楼,都在回答“人应该怎么活”这个永恒之谜。

  三、诗意出征,承担文化强省的时代使命

  诗词是最具渗透性的文化力量,是文化强省之魂。“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不能停留在诵读、背诗,我们必须创造属于我们的时代经典。人生诗化是最艺术化的民生,是最美的中国梦。让诗词回归人生,迎接生活美学时代的来临。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明确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诗词被列入重点。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认为这是铸造灵魂、打底色的工程,强调要抓好四件事:一是教材体系建设;二是拓展校园文化;三是加强研究和阐释;四是推进国际传播。这四件事,为诗词如何在文化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指明了方向。

    湖湘文化以敢为人先著称,这一次又走在时代的前列。2013年4月中南大学创建了中华经典吟唱研究与传播基地,2014年7月发起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一手抓传承,一手抓创新。自成立以来,基地致力于经典吟唱尤其是湘语吟诵的整理、保护、抢救和传播。四年来,基地开展学术讲座二十余场,邀请了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业内专家来我院讲学。多次组织学生赴北京、台湾等地参加“中华吟诵周”“古韵新妍”等两岸大学生吟唱交流活动,举办了清明节岳麓山祭祀革命先烈、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潇湘情·中华韵”两岸四地大学生吟唱文化交流节等文化活动,也多次到湘西中学、长沙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长沙市图书馆开展面向中小学生和社会人群的吟诵教学与传播活动。有关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各级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1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以《拉开诗的理想之维》报道了首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文学评论》杂志刊发了本次论坛综述。2016年10月第二届“当代诗词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青年论坛,在隶属国务院参事室的中华诗词研究院的支持下,作为海峡两岸诗词论坛的青年板块如期召开。论坛的60篇论文正在“中国诗歌网”以同名专题选登,2017年5月在《贵州社会科学》推出同名专题,刊发三篇重点论文。

  正在筹建的中国诗词吟诵创作传播基地,将担负起诗词文化产品阐释、创作、评论和传播的时代使命。读诗、背诗、写诗都是一种精神生产,从实践存在论的角度看,都是一种修身养性、塑造自我、创造人生、构建社会、实现理想的精神实践;都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精神操练,境界是精神操练的结果。抒情言志是典型的精神生产,诗意出征,文化强省,解决生活美学时代大众的精神需求,是当代文艺义不容辞的使命。

 

  四、诗意输血文化产业,响应生活美学时代的精神需求

  诗意是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之魂,诗意让瞬间成为永恒。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美在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人生参照系,令人泪流满面;一个特色小镇、一个美丽乡村美在提供了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一个诗情画意的长廊,令人流连忘返。比如:在开慧故居策划、创意初恋小镇,一方面满足人们健康、绿色、回归田园的物质追求,另一方面满足人们对爱的热烈、浪漫、忠贞的永恒向往。湖南近代史、湖南党史中有无比珍贵的文化资源,可以用多种艺术形式讲好湖湘伟人故事。“人+事”构成意义与价值,许多悲欢离合、可歌可泣的往事可以诗意再现。通过文化科技创新,将艺术精神与物质载体完美融合,融入衣食住行。邀请文学、美学以各种艺术形式重返生活,它们原本都从生活中来,呼唤诗意驻足大地。把湖湘先贤王船山、曾国藩、毛泽东等的人生故事演绎在那个书院、那个堂屋、那个小镇、那条古巷、那条漫漫人生路上。告诉子孙后代还有一种人生叫波澜壮阔、还有一种坚韧叫“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还有一种风华叫“恰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激活生命的梦想和斗志。是的,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在中国的航天梦、高铁梦后面都有一群追梦人,文艺作品抒情言志,其实都是诗人、艺术家心中的梦想。“铁马冰河入梦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写的都是他们心中梦想,都是他们人生实践的蓝图。诗意输血文化产业,响应生活美学时代的精神需求,必将利国利民利他利己。

  马斯洛晚年特别强调需求理论金字塔顶部的需求,认为塔尖是被人们忽视的重要部分,即创造、审美、自由的精神需求,这是人全面自由发展最佳状态,是生活美学时代的理想。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关乎幸福指数的塔尖部分成为最有激励作用的人生动力,创造、审美、自由的幸福尤其渴望文艺作品、文化产品描绘出人的“应然状态”,激活欲望-理性的生命机制,让人更有活力,活得更有人的尊严,更像“人”。最后以一首 《长相思:橘洲蓝雀》结束发言:

  橘也闲,水也闲。云路遥遥到月湾,春来又一寒。

  柳灯圆,珏难圆。小小枝头梳凤冠,雀飞桃叶边。

  (作者:宋湘绮,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当代诗词审美学。)

来源:红网

作者:宋湘绮

编辑:易木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5/05/428241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