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校可以成为“非遗”传承的孵化器

来源:红网 作者:屈泽清 编辑:许敏 2017-05-01 17:25:56
时刻新闻
—分享—

  4月28日,2017年长沙雨花“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主题活动在明德洞井中学启动。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通过传统技艺展示、传统技艺展演、传承人作品展览、保护成果宣传展板宣传等形式,让中小学生不出校园感受到传统文化、非遗技艺的魅力,让社区居民们能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4月29日红网)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承载着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一个民族的“根”文化。而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之“根”,是一个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话题。不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只存在于博物馆中,就必须进行动态保护,活态传承。

  传承“非遗”文化采取进校园的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让我们看到“非遗”传承希望所在。笔者有着二十余年的教育一线工作经历,在学校工作时,就积极倡导“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成为“非遗”传承的‘孵化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非遗”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不同阶段的学生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是一样的,而“非遗”文化的传承,如何培植兴趣是重点。学校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保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的传承贡献力量。湖南省“非遗”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成为学生们的必须课,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能为“非遗”传承带来新机遇。

  “非遗”文化进校园,要注重程设置。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将本地的非遗知识纳入乡土教材的主要内容,通过普及各地“非遗”文化的本土知识,配套开展“非遗”文化的综合性兴趣培养。在高中及大学阶段,可以结合“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设立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课程,纠正教育“同质化”办学偏向,推动“非遗”传承与教育改革的双赢发展。

  在“非遗”传承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很多“非遗”项目正陷入“人走技失”的困境。要破除困境,关键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传承源远流长。可以将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聘为学校兼职教师乃至专业教授,让他们开创性传承“非遗”,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传授并现身示范“非遗”文化相关知识与专业技能,是“非遗”深度进校园的现实选择与必由之路。还要加快各类“非遗”教材编写进度,同时鼓励各级各类教师与“非遗”传人开展密切合作,通过课堂教学的互助实施与教材编写的互补配合,探索和建立“非遗”传承的特色发展之路。另外,“非遗”传承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传承的未来更为广阔。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非遗”进校园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进校园。有一些就只适合养在民间,要真正掌握“非遗”的“灵魂”,还需回到其遗产生成的民间去学。离开其民族特征、语言特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重要因素,就无法真正学到精髓。而走了样的所谓“传承”,无论如何都是没有意义的。

  文/屈泽清

来源:红网

作者:屈泽清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5/01/428104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