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责任担当破解乡愁的时代命题

来源:红网 作者:龚鹏飞 编辑:许敏 2017-03-06 17:37:58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湖南卫视电视专题片《乡关何处》在网络和微信持续热传,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兵深情地讲述了古村落的故事,引起人们强烈共鸣。最美的那些古村落,说到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记得住乡愁”。这与笔者近期连续推出上世纪八十年代写的散文《马车》,上世纪九十年代写的散文《乡关何处》《屋顶》等,在朋友圈中刷屏所形成的舆论冲击力如出一辙。这是一个时代的共同话题,《乡关何处》让我们重重地撑起钓竿,钓回那独特的乡愁,满血复活那些生动的童年回忆;也让我们思考,在我们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继承与革新、开发与保护,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倡导些什么,才能让习近平总书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落地生根。

  “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然而,面对今天的乡愁,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与立。这几十年,我们迎来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风车、煤油灯不见了,蓑衣、木屐不见了,骑牛朝天打个嗝,也只属于童年的顽皮。笔者在去年冬天连续写了四十则益阳方言故事,家乡的侄子侄女竟然好多看不懂……

  李兵的《乡关何处》所记录的古村落,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进程中,确实已是凤毛麟角。那些青藤青苔、粉墙黛瓦,那些镶嵌在墙柱窗上的浅雕、深雕、浮雕、透雕,那些嫣然一笑的盆景,那些飞花溅玉的水池,那些日光斑斓的漏窗,那些气韵生动的雕梁画栋,那些龙飞凤舞的匾额题字,那些分则自成系统、合则浑然一体的房屋格局,还有那些喜鹊、梅花、猛兽的图案,算得上是稀有物质了。这些古村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国千年历史的母体,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它沉淀着周易哲学,布局着天人合一,同时它与乡规民约、族谱家风紧紧连在一起。尤其是,它们抱古木,立奇石,延驿道,连廊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样的古村落,是中国文化最好的物证,它是从遥远年代邮寄过来的一枚枚邮票,陈述着故事,见证着时代,它是历程,是缩影,更是密码。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李兵做这档节目,无外乎是大声疾呼保护古村落,他的泪既饱含着桑梓情怀,也彰显着李兵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自觉践行十八大确立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组合拳。“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盎然的句子,写入了党的公报,它拨开了我们在城镇化路径选择上和理念上的迷雾,而我却读出了冷峻尖锐的提醒和警告。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摩拳擦掌,跑马圈地,大手一挥,大拆大建,包括农村都是摊大饼式的发展,恨不得每个城镇都长成“巨人”,每个乡村都成为“胖子”,历史和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淹没在狂飙突进的历史烟尘中。我们遭遇了库兹涅茨曲线:经济越发展,环境污染越严重,文化失忆越严重。古村落的一滴滴血都在流失,怎样止住伤口,又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党中央的公报掷地有声,一个破解时代命题的大智慧闪烁其中,成为我们发展城镇、建设美丽乡村的行动指南。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乡关何处》触及的是一个关于故土情结、人文情怀、社会情韵的宏大精神叙事,社会发展疾如转蓬,而乡愁根植内心,乡愁怎样转化为文化自信,怎样转化为文化自觉?在我们的规划过程中,我们怎样以记得住乡愁的规划为好规划,真正摒弃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在古村落面前,我们怎样激起历史的自豪感,怎样砥砺前行的动力?面对古村落,我们怎样加大保护和修复的力度?怎样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怎样具体处理古村落的乱搭乱建、乱架乱堆的行为?怎样阻止污染和破坏?怎样向我们的中小学生解读古村落中的“识时务、顺天然、兴礼义”的古训?这更需要一个个结队而来的智慧,需要我们以强烈的责任担当践行落地、福泽万代。

  文/龚鹏飞(作者系湖南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兼副总编、编审。)

来源:红网

作者:龚鹏飞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7/03/06/423035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