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守愚:新儒学有助于提升网民的公德教养

来源:红网 作者:黄守愚 编辑:许敏 2016-04-27 17:46:41
时刻新闻
—分享—
    网络的发明不亚于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是一种信息交通创新。网络在中国兴起之后,迅速普及于城乡,网民已达七亿。它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人人都平等,机会自由,资源共享,确实能够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启发人的新思维方式和培育新价值观。
  
  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儒家传统道德的被摧毁,网民的私德、公德的教养以及知识结构存在偏差不齐,恶榜样层出不穷,甚至于一些人通过网络技术危害社会。近五年来,我主编《儒学新编》,系统梳理中国历代儒学史料,深入思考中华文化复兴和新儒学的未来以及经世致用问题,对于网络文化的发展尤为关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儒学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因此必须为网络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式、理论基础和文化价值观,解决当前的网络公德困境问题,这也是儒学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所谓良知的呈现。
  
  一、新儒学如何定义教养
  
  什么是教养?我主编《儒学新编》的时候,修订儒家经典《大学》开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新民是教,亲民是养。宋代大儒朱熹讲新民之教,明代大儒王阳明讲亲民之养。教,从音训上来讲,就“告”“觉”“学”,日新日日新,不断扩充各种知识和技能,做“新民”。孔子讲“学而不厌”,这是“教”。对于心物有所感应,仁者爱人,亲民成物,用各自知识和技能涵养自身,这是“养”。
  


  道德教养,只是众多教养中的一种。虽然当前社会或网络公德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道德教养方面,但是不能仅从道德主体方面来谈,还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譬如对历史、农业、民俗等等的无知,也许会因为各自错误的见解,使得网民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因此,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活到老,学到老,教养是终身大事。即使每个人受到社会现实和人类认知能力的制约,但是提升道德教养无疑有利于生发网民的信仰与建立网络的公序良俗。
  
  二、新儒学的公德教养
  
  我们讲的私德、公德,实际上很难区分。大致而言,私德是指有利益、情感关系的小圈子内的道德,而公德是指涉及公共关系的道德,更多的是针对陌生人。
  
  儒家讲究个人自我约束,即自律、恭敬谦让,对他人则以仁爱。对于社会群体而言,主张以和为贵,和谐相处,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扶贫济弱。对于地球正义而言,儒家主张天下大同,万国咸宁,谐和万邦,以夏化夷。
  
  如果用几个汉字来描述儒学公德概念,那么就有恭、敬、忠、诚、让、仁、义、礼、智、信、勇、廉、耻、忍、恕、和、乐。
  
  新儒家讲礼,要“约之以礼”“克己复礼”“立于礼”,礼是一种平等、自由的制度规范,所以礼尚往来。人在社群交往之中,自立自力自律,而不是侵犯他人权利以满足一己私欲。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希望受到非人道的待遇,也不要以非人道的方式对待他人。这句话被认为是世界道德黄金律,镌刻在联合国总部大厅。礼的基础是仁爱和义。义,是应当,我应当这么做。儒家认为,礼这种制度必须体现正义和仁爱,否则变成一种负担,使得人人厌恶。
  
  新儒家讲新三纲和五常,新三纲是民为政纲、义为人纲、生为物纲,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孔子讲的仁者爱人,到宋明大儒讲的“民胞物与”“万物一体之仁”,都是讲如何建构文化共同体和公德,维持天下和谐秩序。
  
  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叫忠与恕。忠就是真诚,认识到真理,克制自己的主观意欲,尊重他人。恕,是宽恕他人,让他人接受自己。在一个多元开放社会,儒家主张容忍比自由更为重要。
  
  三、几个新儒学公德概念
  
  1、仁者爱人。儒家的核心概念是仁,要求仁者爱人,从亲亲到亲仁,再到亲民,这个亲民属于公德了。亲民,是要求仁爱每个人,孔子讲“泛爱众”。众,可能是熟人,可能是陌生人。以前的电视里讲“不要与陌生人说话”,这是因为社会公德缺乏,没有公民。
  
  爱,如同男女之爱情,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在于相互感应关切。新儒学讲究关切最弱势者、最不得利者,并使得其利益最大化。如何爱,要有科学方法。如国家爱民,要有制度设计。如社会爱民,要有礼制。
  
  2、四海之内皆兄弟。据《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司马牛,有次向孔子求教如何做君子。孔子说:“君子无忧,无惧。”司马牛不懂,继续问道:“无忧,无惧,就叫做君子吗?”孔子说:“君子时常反省自己,内心没有愧疚,还有什么忧愁、恐惧呢?”司马牛还是不懂,后来对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多么快乐幸福啊,而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我曾听说过:“一个人死与生,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富贵则是由天来安排的。’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儒家的普遍主义。它作为道德律令,要求人人互助互爱,情同手足。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意思是指自己不愿受到非人道的对待,也不要以非人道对待他人。
  
  4、民胞物与。宋代大儒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是指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爱一切人和一切物类。这是基于儒家普遍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
  
  5、万物一体之仁。这是宋代大儒程颢和明代大儒王阳明所主张的思想,认为天下万类既存在个体差异但又都情同一体,没有“假我”的偏执而相互陷害算计。这也是基于儒家普遍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儒学新编》特别重视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的阐述,收录了王阳明的《大学古本旁释》《大学问》《拔本塞源》《良知问答》等。
  
  6、普同一等。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来的主张,认为人人平等,不分贵贱愚智,并为后世儒医所遵循。这也是基于儒家普遍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
  
  7、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自作主宰和致良知。孔子讲“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讲自由。宋明新儒家讲“自作主宰”,一方面讲自律,一方面讲自由。王阳明讲的致良知,相当于康德的自由意志。这也是基于儒家普遍主义的一种思想主张。
  
  8、人皆为尧舜、满街都是圣人。人皆为尧舜,这是孟子的主张,意思是人人都平等,有成圣的资源,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成为圣人。满街都是圣人,是王阳明提出来主张,意思与“人皆为尧舜”一样。
  
  9、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这是孟子的推恩思想。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要由此启发良知不忘记他人的长辈;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应当启发良知而不应忘记他人的小孩。
  


  四、如何提升网民公德的教养
  
  当前的网民受各种条件制约,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而有偏差,但不是儒家讲的“全体大用”。有的网民缺乏忍恕之心,无法克制自己,一言不合,在网络上谩骂他人。有的网民热爱自己的家乡,无法克制“地方中心主义”,谩骂外地网民,引发地域之间的矛盾冲突。有的网民不诚,尔虞我诈,不行正道,骗取他人财物、身体。有的网民不义,造谣、传谣。有的网民不诚,传播迷信。有的网民不尊重他人,或出言傲慢,或恶意诋毁他人。有的网民心态不正常,揭露他人隐私,如公布他人裸照之类。有的网民不法,设计病毒盗取他人财产。有的网民无耻,合成艳照诈骗他人。凡此种种,不一一赘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儒学来解决。
  
  对于治理网络,法律不能缺位,道德训诫更不能缺位。法律也好,道德也好,主要靠个体的遵从,但是谁也不能保证人人一定遵从,否则世界不会有人犯罪。明代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三岁小儿都知道“诸恶不作,众善奉行”,但是八十岁老翁也难以做到,所以道德训诫要时时刻刻宣讲,才能提醒人们少作恶。
  
  学好新儒学,有助于网民提升公德的教养。做一名合格的网络公民,遵守社会公德,首先要知法守法,其次是遵守儒家优良传统道德。几千年的儒家传统优良道德,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经验总结。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没有中断的文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人民安居乐业,主要靠儒学的维持。网络作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新事物,确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对于社群关系处理、维持公序良俗而言,人还是人,仍然需要依靠儒家传统优良道德,并从中获得启发不断生发新的儒家道德规范以适应新的社会变化。
  
  (黄守愚,男,1978年出生,文化学者,《湖湘文化研究与交流》杂志执行主编。)


来源:红网

作者:黄守愚

编辑:许敏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4/27/397099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