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扬光大“湖南人精神”的当下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汪平 编辑:司马清 2016-02-05 13:38:03
时刻新闻
—分享—

  日前,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岳麓书院国学研究院院长朱汉民接受湖南日报记者专访,畅谈“湖南人精神”,他指出“作为湖南精神气质的士大夫精神一定会得到传承、弘大,并在谱写中国梦的湖南篇章中发挥积极作用”,笔者深以为然。
  
  “湖南人精神”就是湖南的士大夫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当前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语境下,湖南更应宣传好、传承好、发扬好经世致用、敢为人先、实事求是的湖南人精神,更好地求得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倡导经世致用的实干。“经世”即“经国济世”,强调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解治国之道;“致用”即“学以致用”,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经世”是价值观,解决的是“为了谁”的问题,“致用”是方法论,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在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就是希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够以“经国济世”的情怀、“学以致用”的实干,齐心协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难点在“创新”,重点还在“实干”,我们应该充分发扬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激发湖湘人民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热实践中去。
  
  全面深化改革呼唤敢为人先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此时此刻,最需要的莫过于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历史上,“哪里有危机,哪里就有湖南人的身影”,曾国藩一介儒生“屡败屡战”最终打出“无湘不成军”,左宗棠“抬棺进疆”最终收复被占国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家身处逆境、浴血奋战最终建立新中国,这都集中体现了湖湘英雄群体敢为人先、一往无前、为国担当的精神。敢为人先,关键在“敢”和“先”,核心在“担当”。在别人没有踏足、不敢涉及、不愿进入的领域,在别人以为不可能、干不了、做不到的情况下,凭着一种胆识、一股豪气,想在前面、干在前头、走在前列,改革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才能势如破竹、无往不胜。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实事求是的智慧。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优良作风和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更是湖湘文化久为传承的精神特质,岳麓书院讲堂至今仍高挂着“实事求是”牌匾。对当前依法治国而言,实事求是的智慧尤显重要。一直以来,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有两种争论,一者是从中国实情出发,走实事求是的、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一者是按照理论和概念所提要求,走教条主义、学院派系的法治道路。只有前者才是正道、才是王道。实事求是,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遇到现存法律法规无法覆盖但又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根据实事求是原则,本着法治精神,集中广大群众和各方面的智慧,创造性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从严治党呼应内圣外王的追求。儒学对古代官员提出的基本遵循就是“内圣外王”,这也是湖湘文化的极致追求和实践典范。所谓“内圣”,就是要修圣人之德;所谓“外王”,就是要有作为、有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体现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三严”可以看作是党员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基本遵循,“三实”则是政绩追求的基本遵循。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省执政之绩,夙兴夜寐,夙夜在公,从严治党才有内生动力,也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文/汪平


来源:红网

作者:汪平

编辑:司马清

本文为论道湖南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dhn.rednet.cn/c/2016/02/05/390620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论道湖南首页